张曼华: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http://www.5ipr.cn   2017-01-17 18:28:03      

应该说,我走上公关传播的职业之路是机缘巧合的结果。大学毕业后,我在香港的第一份工作是帮助一位政治领袖助选议员,这在当时的香港还是一个很新的概念。

  应该说,我走上公关传播的职业之路是机缘巧合的结果。大学毕业后,我在香港的第一份工作是帮助一位政治领袖助选议员,这在当时的香港还是一个很新的概念。我们组织了一个智囊小组,整个助选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一起讨论、制定政纲,并把政纲用简明易懂的语言传达给公众;然后还有组织各种拉票活动,甚至是一家一户地去拉票。最后,他赢得了选举,我也就此爱上了公关。当时的我觉得,做宣传,斟酌传播的语言取得民众的支持是一项非常有意思的工作,而公关则是一个深奥而充满挑战的行业,我喜欢挑战,于是就此踏上了公关之路。

  我的第二份公关工作是帮香港联合医院做公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处理医患关系。但不一样的是,那时香港的医患关系并不复杂,病人的很多投诉更多的是让人觉得无奈。有一次,一个在工地上打工的工人来跟我投诉,说医生不愿意给他开病假条。跟第一份工作比较,这其实是一份非常“舒服”的工作,每天4点45,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就开始收拾物品,准备下班。这样一份没有什么挑战的工作,并不适合我,所以我只做了不到一年就决定要离开。

  离开联合医院后,我开始了公关公司的生涯。最早从一家由前记者开设的小型公关公司做起,帮助一些金融行业的企业做公关,也开始接触危机公关;后来又加入了一个同事自己设立的公司,一直做到加入奥美。那个年代并没有那么发达的猎头,我也不是什么资深人士,所以,奥美的工作还是靠自己看报纸的招聘版,然后积极面试得来的。

  公关依然是CEO的最佳拍档

  20多年前,媒体的类别和数量都不能跟今天同日而语。我刚入行的时候,80/20原则十分管用,只要保证几个最关键的时事媒体的曝光,基本上工作就完成了大半。而今天,可以说整个媒体环境都不同了。数字媒体加速迭代,社交媒体此起彼伏,生活方式类媒体方兴未艾,自媒体更是伴随着手机阅读方式的普及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因此,公关的工作变得复杂了,传播信息的掌控也越来越难,公关对于社会热点的触角也必须更敏锐。但是,我觉得公关的核心并没有变——公关依然是CEO的最佳拍档,建立企业和品牌声誉的最佳途径。

  对于当下公关行业的变化,我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公关的领域在不断地拓展,从最早期的文字工作为主,逐渐发展到文字与图像、影像工作相结合;从早期的媒体关系和媒体选题,发展到如今的整合营销。悲的是许多公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在下降。一方面,在中国的媒体产业发展太快,是大家都想做更多的事情,因此没有耐心夯实公关的基本功,现在很多年轻的公关人甚至都不懂得如何与媒体沟通选题,更不了解什么是企业声誉。另一方面,现在的资讯太过碎片化,媒体的信息发布倾向于短、频、快,越来越少撰写具有思考深度的文章,这使得公关的深度操作也越来越少。

  奥美公关在这个行业是一个独树一帜的代理商品牌。我们最大的特点是所做的一切皆从企业或品牌出发,通过在传播中注入真实、能产生共鸣的情感,帮助企业建立声誉。奥美有自己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帮助我们规范我们的服务,更专业地为我们的客户服务。我们关注传播的声量,但从不制造传播的噪音。

  合适的人才是重中之重

  我觉得一个成功的公关人,要有广泛而深入的社会触角,了解当下的热门事件和信息,更要有记者般的新闻感,能找到合适的角度,在合适的节点,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我从不认为公关应该是一个以量取胜的工作,相反,在合适的时机说合适的话,有一两拨千斤的奇效。

  我一直秉持的理念是大卫Ÿ奥格威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经常雇用比你弱小的人,将来我们就会变成侏儒公司;如果你每次都雇用比你能干的人,日后我们必定成为一家巨人公司”。对我来说,找到合适的人加入我的团队,再一起探讨我们的征途,永远都是重中之重。

  就目前而言,我最成功的案例应该是近20年前帮美国雪糕品牌Dreyer’s做得一次危机公关。当时,Dreyer’s在香港市场被指含有一种名叫李斯特的细菌,不得不在零售端全面下架三个月。我们介入帮他们处理这一危机后,仅仅四个月,它的销量甚至超过了危机前的水平。也正是这次经历让我对危机公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实,在此之前,我并没有处理过太多的危机。但是,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有事不害怕、逃避,从看似不起眼的常识出发,加上自己的经验,并用胆量付诸行动。通过这个案例,我的信心也增加了许多。

  最惊心动魄的一次是在外滩,帮一个饮料品牌做一场盛大的活动。那个时候我还在香港,对大陆的情况不够熟悉。活动的前一天晚上,我才从当地合作伙伴处得知,我们的活动没有通过消防审批,因此,不得不取消。那次是我职业生涯里为数极少的伤心恸哭。而自那以后,在任何一个不熟悉的市场操作任何活动,我都非常小心的选择我的合作伙伴,确保不会后院起火。

  实践出真知,公关也应如此

  对我来说,大学是每个人开拓思维、培养分析能力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你所养成的学习的习惯,接触事物的广泛,远比你在大学课堂上学习的那点儿知识重要。我大学里主修的是历史,但这并不影响我成为一个职业公关人。公关不是一个读出来的行业,它需要实践的积累和历练。要成为一流的公关人,你要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学习,并大量吸收各种咨询,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

  现在,在大学院校,我感觉公关在学术界的地位事实上正在下降,读传播学的学生比以前少了,做传播学研究的教授也变少了。我觉得这是因为公关是一个经验性学科,而且行业变化极快。传播学的课堂教授要跟得上行业的变化,才能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企业觉得雇有所长。课程的设置应该更多地偏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提升。此外,传播学还应该更多地与新闻系挂钩,培养传播人敏锐的新闻触觉。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无容置疑,新媒体革命颠覆了我所在的公关行业。自媒体的出现与爆发,让信息传播的渠道层出不穷,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了,传播的影响力也更难以预测;品牌对自身信息的控制力变小了,公关活动的成功,在很多时候需要依赖外界的不可控因素。这没有好与不好,而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我想,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或许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机会总是不缺的。

  我们很难预测历史发展的轨迹,却可以把握当下,调整自己,拥抱改变。还是那句老话,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人物简介

  张曼华,奥美公关中国及香港区总裁,在公关业拥有超过25年的从业经验,专业领域涵盖企业公关、危机公关、及品牌公关等。她于1988在香港加入奥美公关,10年后成为奥美公关香港董事总经理。她是亚洲最早一代职业公关高管。2003年,她建立奥美公关上海团队。目前,奥美公关中国区拥有超过500名公关人员。

TAG: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