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与罗振宇有什么不同?
http://www.5ipr.cn   2019-01-11 09:19:35   狐狸猎手(公众号:joshli0805)   

罗与张二人是不同的,每个人可以各挑其菜。对我来说,我更觉得张小龙这样的风格,对于我们每个人深入理解一个产品和一个商业逻辑更有帮助,因为“专注”和“具体”才有深度,才是学习的关键。
  前天公司一位年轻同事问我:“Josh你有看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吧?”

  突然有点汗。实际情况就是,我既没有看罗老师三个多小时的视频,也没有读文字演讲稿。对这样的流行事件没有关注,看来是工作上的疏忽。

  但又不是没有原因。罗辑思维听过几次之后,总觉得不是自已的菜。罗老师去年的《时间的朋友》看了一眼,觉得过于温情脉脉人生励志,不禁有些怀疑:一个人的“志”,真的是靠一个陌生人鼓动双唇口灿莲花就能“励”出来的吗?

  跨年演讲里罗老师不断追问:“我们如何做时间的朋友?”说实话我是相当不解其妙:把时间花在对你最有意义的事情上,不就好了?

  比如新年那几天,正是难得的假期,举家出游,享受与孩子们相处的快乐,独处时可以读一下总觉得阅读进度太慢的书(比如那几天读的是《大国的悲剧》,2014年出版的书,读来发现对2018年的中美时局又有些新的认识。)如果还有时间,那硬盘上一堆“待看”的电影还在等着我呢 --- 有这么多对我来说最有意义的事情,为什么要去花时间去听一个人大谈“时间的朋友”呢?

  其实时间,往往不是我们的朋友,而是敌人。

  但无论如何,同事的问题,还是让我找来罗振宇今年跨年演讲的文字版读了一下。只能说是“读了一下”,因为翻的很快,没太大耐心细读。

  我知道罗振宇并不是纯粹在搞人生励志,他想给年轻观众们一个关于2018年的总览和盘点,为他们解读那些对他们最重要的“小趋势”和商业社会发生的种种现象。罗老师是出色的沟通者,说话深入浅出也都有趣。但不知为何,我快速读完,竟不知到底获得了什么 --- 人生大道理不说也罢说了也白说,具体的社会解读又庞杂无序,罗振宇带来的启迪到底是什么?

  但我也知道我本人并不是罗振宇商业模式的目标受众,上面这个问题需要他的粉丝来告诉我,我们也并不能以己度人妄自批评(例如有不少人指责罗氏“知识经济”是在收“智商税”,我觉得言重了)。

  那么“罗粉”是谁?暗自惴度一下:在中国大地上,有数以亿计的普通年轻人,职场机会早已一个萝卜一个坑,天花板也每天低低地悬在那里。他们还是相信“能力”这东西会为自已带来更好的未来,但又不知道从哪里去获得它。他们同样相信“知识”能帮助自已“达成梦想”,但往往拿起一本书读不到三页,就会被拉回到手机的世界里去了。

  (说到这里想到一个小小的观察。坐飞机的时候你看一下是什么样的人会拿出一本书或Kindle来读的?通常都是三四十岁的人。有多少人会拿着手机一路玩游戏看连续剧的?通常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自我驱动的学习”这东西,说起来天经地义,做起来有如登天。)

  所以太多年轻人需要有人帮他们把艰深难懂的知识嚼烂了一勺勺喂给他们,花两块钱听完一段语音,以为就读完了某本畅销读物,或是学到了某种傍身绝技。之后再打开抖音游戏,继续娱乐人生。表面上他们需要更碎片化、更人性化的学习方式,其实说难听点,就是一个字:懒。

  我们每个人在“思维”这件事上,天生都是懒的。得道这样成功的产品,以及一大堆的“知识分享”平台,其实都是建立在这种思维习惯之上。罗老师一定深知中国的现实:即使是与互联网一起长大的一代人,在教育和价值观方面也未能培养出主动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习惯。中国人“按别人说的去做”了太久,基本不知道“找自已的想法去做”。这是各个年龄段的中国人的共性,年轻人亦然。

  于是现在互联网上的“知识经济”其实就是在迎合这种思维惰性,似乎让学习变得更简单轻松更“随时随地”,同时给受众做心理按摩,让他们获得一种强烈的心理安慰 --- 我不是一直都有梦想吗?不是一直在学习吗?梦想实现不了,应该怪社会怪公司怪老板怪同事,不能怪我。

  于是大家都可以继续躺在“安全区”里,只有那每个人贡献的两块钱,成就了一个新的行业和罗老师这样的意见领袖而已。

  但当大家都感到很舒服的时候,往往会忘了一点: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是需要强烈自我驱动的贯彻一生的事。同样进步,是要在现实世界中负出大量努力才能实现的,而不是坐在屏幕前听别人说三个小时的话就自动发生的。

  时间的确太少,时间就是我们的敌人。但今天一早从吃早饭到进公司的忙碌中,我还是认真读完了张小龙的公开课演讲,更长,四个多小时。

  其实我十分不愿意用“干货满满”这个烂俗的字来形容,但必须说:张小龙的演讲是专注、清晰、言之有物,而富于启发的。

  因为他不去盘点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里发生的,跟10亿人都有关系的大小趋势,他专注谈他自已做的产品,一个很“小”的话题,尽管这个产品如今已有10亿的日活用户。

  因为虽然他也谈到微信的“初心”,但他一定是意识到“初心”、“情怀”这些字眼的烂俗,转而使用“原动力”这个概念,也并未大肆炫染那种空洞的理想主义情怀。对于一家公司一个产品,“Purpose”这个东西固然重要,但谈论起来需要克制,因为没有产品的delivery(实现),所有的Purpose都是耍流氓。

  (关于企业愿景、理想、情怀这些东西,我更愿意用Purpose这个平实得多的词。一家企业一个品牌一个产品能做到一种“目的感”就已经很好,哪里有那么多开天辟地的惊世梦想?)

  张小龙关于微信谈了很多,从由来到发展方向,与我们每个人每天的生活紧密相关 --- 谁让是他做出了微信呢?但他并未太多讲微信总的策略,总的方向,总的愿景,只是叙述微信的设计原则,发展历史和“原动力”,之后就切入到更具体的话题,比如最好的工具、停留时长、小程序、社交、信息流、小游戏、公众号、阅读、支付、AI等等,在“总括”(General)与“具体”(Specific)之间形成了不错的平衡。

  但张小龙虽然是“中国最好的产品经理”,也不是在每个话题上都出语惊人的。他来自技术背景,微信前一直负责QQ,因此他的思维拥有极强的“社交沟通”基因。所以论及社交话题,他的演讲是最具洞察的。

  比如他在“关于社交”一节中追问“社交的起源”和“沟通的本质”。他说“沟通就是把自已的人设强加给对方的过程”。想想不是这么回事吗?世界存在“分享”,但存在“无私的分享”吗?朋友圈里的“晒”,有哪一次不是带着这种“强化自身人设”的目的?--- 包括我写这篇文章,发布到公众号里,再转发到朋友圈里,不就是在试图强化我自已的某种人设吗?

  所以张小龙道出了一个每个人心中的小秘密,一个有点点阴暗的人性常理,一个真正的洞察。微信用这个洞察用的很好,“把自已的人设强加给对方”也是张小龙全篇演讲的最佳金句 --- 起码好过罗振宇的“只有长期主义者,才能成为时间的朋友”。

  罗振宇和张小龙二人,代表中国商业界新兴权威话语的两种类型。他们的演说都很长,他们的粉丝都很多,但他们代表的类型是不同的。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在商业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罗振宇如今已不是简单的“媒体人”,他是出售个人魅力和影响力的生意人。他了解自已的受众(即消费者),深谙对其施加影响的方式 --- 说得不好听,就是“说晕了算”。一场演讲传递的信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保持粉丝的崇拜归属,就能继续运营商业模式。

  所以罗振宇老师是以人生导师身份出场的,他的视野既要宏观又要入时,他的观点既要尖锐又要温和,他的态度既要权威又要亲和。我想他已经做了一个great job。

  只是怀疑他的受众们到底获得了什么。

  张小龙不同。他虽然贵为“微信教父”,但他不是企业家,不是创业者,而是一个专业人士,一个设计和运营产品的人。所以他不会去大而话之大谈情怀,而会专注于产品的细节,让一场演讲和一篇长文读来更直接相关,也更有意义的深入洞见。

  当然他做出来的是微信而不是其他,微信又业已是日活十亿的超级工具,所以张小龙在侃侃而谈他的产品的时候,有着一份无敌的从容淡定。他可以很诚实地说:这方面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好,你听完之后依然会对他尊敬有加。

  但有趣的是,试想如果他不是腾讯的高管,如果他上面没有Pony做商业上的决策,张小龙有了一个类似微信的想法,要出来“忽悠”投资人和漠然的用户,你想他还会有这样的淡然吗?

  说到这里有点叉了。要点是:罗与张二人是不同的,每个人可以各挑其菜。对我来说,我更觉得张小龙这样的风格,对于我们每个人深入理解一个产品和一个商业逻辑更有帮助,因为“专注”和“具体”才有深度,才是学习的关键。

  还有一个要点:二人的差异,本质上又不能单纯诉诸于他们的个人人格、情怀和背景,而是他们在商业社会中不同的位置决定。看到这一点,我们似乎又可以对商业社会的真相有了多一点的心得。

TAG: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