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对支付行业来说是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年。1月14日备付金开始100%集中存管,此前可以沉淀在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账户里的未结算资金,在1月14日之后,就要全部离开商业银行,归存到中国人民银行里。
这一变化直接带来的两大后果是:没有了沉淀资金,支付机构在与各家银行商业谈判过程中就失去了谈判优势,导致其银行通道成本上涨;无法坐吃利息后,支付机构就必须找到新的营收来源以保证企业运营,尤其对许多中小支付机构来说,成为生死挑战。一时间,转型成为支付行业热议话题。
这样的背景下,近日2019第三届中国移动金融发展大会上,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从支付转型的宏观层面、联动优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海东从针对性的2B转型方面各自发表主题演讲,为行业带来最新思考。
转型出路有哪些?
“现在持牌机构两百多家,不论C端B端的,包括排在前面的机构都在看机会。” 徐海东表示。
那么现在市场上有哪些主要的转型路径?在黄大智看来,目前业界主要有四大关注较多的转型方向:
一是支付+增值服务。
事实上,“支付+”这个词早在2004年就被提出来了,各家+的也不一样,有的+营销,有的+供应链金融,有的做数据服务,各家有各家的打法,甚至有给商户做互联网金融导流的。
二是金融科技。支付企业做金融科技,有数据和技术两方面的优势。
具体来说,金融科技领域里最根本的要素就是数据,没有数据做什么都不行数据是金融科技时代的原料。而支付天然连接了商户和用户,在商户和用户交互的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数据是第一手的,所以说支付机构与其他的金融科技公司相比,有数据优势。
同时第三方支付产业从诞生开始,就是以互联网模式来提供服务,因此有天然的技术积累。
三是农村支付或叫三农支付。从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8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可以看到,相比于一二线城市,整个三农市场或农村金融的支付服务上,移动支付普及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是跨境支付。对支付机构来讲,跨境支付是不想选但又不得不选择的方向。因为B端支付存在通用产品难以大规模复制的困难,没有基础或资源禀赋的话,短期内想要迅速打开市场很难。
相比下来,跨境有一个优势,一方面国内支付机构具有天然的技术优势和实践优势,在对外推广方面具有优势;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都推动了跨境公司的发展;再加上,东南亚和中国国情类似,这些都是跨境支付发展的机会。
在徐海东看来,就C端、B端而言,后者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C端支付市场寡头格局已定,2018年微信支付宝加起来已经占到93%的市场份额,其余两百多家支付机构争抢剩下7%的市场,红海一片。
对于想要继续保住或争夺更多C端市场份额的玩家来说,徐海东认为他们要扪心自问两大问题:一是自己有没有流量优势;二是能否锁定四大场景——扫码支付、借助手机APP实现的银行卡与银行卡之间的转账、银行卡至虚拟账户的转账、虚拟账户之间的转账。
而对于B端支付市场,目前的市场格局还处于相对分散状态,没有寡头垄断,意味着任何参与方都有机会。而目前B端市场上,企业普遍面临四大支付需求:
首先,企业因为所处行业不同,在支付服务上都有很大的个性化需求;
其次,徐海东强调:“企业对支付的需求一定是线上+线下的聚合支付,既有远程订购的场景,也有面对面收款的场景,它服务渠道伙伴也会有线上和线下,任何一个只解决线上或线下的支付服务根本无法满足它的需求。”
第三,分账和分润是企业支付很直接的需求。
分账,即对平台企业来讲,一个消费者可能在同一个订单上分别订购了三个卖家的产品,生成了一笔款,这笔款需要被分到三个卖家去,这就叫分账。企业的贸易平台都是包含多个卖家,因此一定需要分账功能。
分润是指,服务方撮合三个卖家把产品卖给消费者,从中收取服务费,这就需要分润,把盈利算出来。而且这里面还涉及到企业现金管理,包括应收款和应付款,多种收款渠道要做到一本账等。
第四,中小企业有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需求。国内大量小微企业没有得到足够的金融服务,因而他们更想要借助支付服务“再往前一步”——用了这些支付服务将会更容易获取到金融服务。
以上场景需求是企业在使用支付服务过程中的痛点,同时也更可能是支付机构的最佳切入点。
转型路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转型不易,在黄大智看来,支付机构转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是数据问题。一家商户不会只有一个支付通道,他通常会有支付宝、微信,甚至百度,苏宁等支付通道,但这些支付机构之间的数据是不通的,每个支付机构的数据都具有独有性。如果拿到的数据不完整,想要提供基于支付数据的增值服务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
其次是金融科技转型中的技术能力问题。一些支付机构从诞生到现在,技术实力其实并没有多高的提升,很多机构还停留在价格战,这也是支付机构在出海时所面临的问题。
第三是三农支付市场推广性问题。广大的农村虽然是很大的市场,但目前还面临征信缺乏,现在央行征信覆盖9亿人,还有4.6亿人没有覆盖,这4.6亿人很大一部分就集中在农村市场,但农村地域教育比较落后,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比较固定,这些都是支付机构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推广性较差。
第四是B端市场可复制性低。B端支付每个行业、每个企业的电子化程度和流程都不一样,涉及到的支付服务也不一样。
第五是跨境过程中合规和风险问题。跨境过程中每一个国家面临的监管政策是不一样的,有的行业在中国是合法的,在国外就可能受到很严厉的监管。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现在头部支付机构也想转型,就会与想要转型的中小机构存在竞争问题,如何处理这种竞争关系,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对中小支付机构来说非常重要。
而具体在B端转型,徐海东强调要特别注意两大问题:
一个是价值模型变了。不同于个人支付的高频、即时,企业重视的是经营的持续行,因为要求支付机构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服务。对支付机构来讲,服务的深度比广度更有价值,做得越专业越有价值。
第二个是价格不是第一位。C端市场经历过残酷的价格战,但B端市场里,价格不是第一位的,服务比价格更重要。
转型如何做?
“(转型)这条路不是选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你要克服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要立宏愿做实事,才可能在市场找到属于你的空间。”徐海东表示。那么支付机构具体该如何转型,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去转型?
黄大智认为,支付机构在转型前要从五方面思考自己是否具备优势:
路径选择的问题。转型方向不是你看好哪个方向就选择哪个方向,而是根据自身企业禀赋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比如有的机构可能背靠系统有很强的资金实力,有的机构其股东技术背景非常强因而有很强的技术能力,有的机构对跨境有很强的心得和经验,或者其管理人员对境外的机构有很强的了解等等。支付机构在转型路径选择时要依据自身的资源禀赋。
技术实力的问题。对于B端市场和转型做金融科技的企业来说,技术水平是难以回避的问题。有的支付机构长期依靠备付金赚钱,本身并没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仅停留在一个很原始的通道角色,这样的企业很难转型B端或金融科技。
合规能力的问题。不管是过去、现在、未来,合规是整个支付行业的主旋律,特别是对跨境支付来说,合规肯定是首选,对于跨境支付的玩家来说合规和风险是它的生命值,当它的生命值越低它离出场的时间也就越近了。
外部合作与整合的能力。做企业端支付需要很多的附加服务,比如个性化定制、供应链金融服务、导流、精准营销等,这时候能找到多少外部服务商、增值服务商来满足企业客户的这些需求,对支付机构来说非常重要。
深入行业的能力。每一个行业属性不同、电子化不同,对支付的要求不同。对于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于行业支付就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当支付机构对某一行业产业链的上下游有深入理解以后,才能把支付嵌入到整个行业里面。
在徐海东看来,如果支付机构选择了2B方向,就要做以下几个事情:
一是,拓展业务范围。即不仅要做支付,还要做分账、分润,甚至一定程度的供应链金融;
二是,拓展应用场景。不同于C端,B端支付场景通常分得很细、很垂直,参与方甚至会达到几千几万个,存在大量个性化需求,很难以通用产品走天下,一定是要针对不同行业做定制化、专业化服务。
三是,在支付场景方面,一定要线上线下融合。
四是,要满足企业尤其是电商平台在资金清算方面的合规需求。
五是,帮助企业做一本账和现金管理。“不管用的是微信、支付宝还是POS机,对于平台来说,企业要从N个平台完成一个清账,是一个巨大的包袱。支付机构能把一本账解决掉,不管是用支付宝、微信,线上线下都能一次性生成,最后算出清清楚楚的一本账,可以帮助到企业的财务管理,才可以被企业接受。”
最后,还要帮助企业完成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中小微企业怎么获得银行贷款?借助支付机构的收款工具,形成一个支付数据闭环给到银行,来降低贷款难度。可以说帮助小微企业获取金融服务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能力。
“只有解决了以上这些需求才能抓住B端市场的机会,这是我对行业的分析和总结。” 徐海东表示。
写在最后
黄大智在演讲的最后,还分享了一些最新的关注点:
1、支付机构的数据是否存在开放的可能性;
2、外资支付机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其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会对中国市场会造成哪些冲击;
3、前段时间支付宝蜻蜓二代发布,对于蜻蜓的可复制推广性市场是否会认可;
4、外资清算机构成立之后,存在哪些可以探讨和合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