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既是一切商业和金融的核心,也是困扰人类五千年的问题。
从古到今,支付的方式一直在变化,从原始时代到未来,我们始终渴望满足支付的三大核心需求:安全、稳定、便捷。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以物易物到贝壳,从信用卡到掌静脉支付,我们从未停下脚步。
一、贝化为货
钱: 一曰货也。古者货贝而宝龟。周太公立九府圜法,乃用泉,至秦废贝行钱。——《说文解字》
1971年冬天,山西省文物保管会接到了一个电话:保德县林遮峪村发现古墓!
那时当地还没有公路,文管会成员们徒步穿过了数十公里的泥泞山路,终于在当日夜间到达了文物出土地点。
经调查,林遮峪村村民们发现的是并不是一座古墓 ,而是一座商代遗址。现场出土文物多达数百件,其中最有价值的不是青铜鼎和金银器,而是百余枚不起眼的铜贝。
这些铜贝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世界最早的人造币。保德铜贝的出土,让我国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
在商代晚期,我国的青铜文化发展到了巅峰,货币也从原先的天然海贝演变成了骨贝或石贝,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终于“化”“贝”为货,走上了真正的货币与交易之路。
我们可以说,货币交易史几乎就是人类的发展史,自古以来,人类对经济的重视不需赘述,而货币与支付,从来都是经济的基石。
二、钱荒
黄金的体积每年要磨去一千四百分之一,这就是所谓“损耗”。因此全世界流通的十四亿金子每年要损耗一百万。这一百万黄金化作灰尘,飞扬飘荡。——维克多·雨果《笑面人》
“未雨绸缪”是中国人最大的特质和智慧,存钱和储蓄就是这种智慧的外在表现。但任何事都存在过犹不及,一旦全体陷入“储蓄狂热”,社会就很容易发生问题。
——尤其是在没有银行的情况下。
时间来到12世纪。
几乎所有宋代皇帝都在为同一个问题发愁:钱荒。
“两浙累年以来,大乏泉货(货币),民间谓之‘钱荒’”
“物贵而钱少”
“钱荒物贵,极于近岁,人情疑惑,市井萧条”
老百姓和朝廷都发现,市面上的钱经常用着用着就莫名其妙不见了。这是因为民间储蓄风气严重,富裕家庭普遍积存铜钱,库藏往往数十万,大量钱币被入库贮藏。
与此同时,发达的贸易让铜钱大量外流,赵宋被迫以一国之力铸造几乎整个亚洲的货币,导致铸币总量严重不足。
铜钱失去流通能力,朝廷被迫发行大量“纸币”,瞬间引发通货膨胀,这场古代金融风暴一直持续到了明朝,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大明宝钞“积之市肆,过者不顾”。
痛定思痛,有需求就会有变革,统治者开始需要稳定、安全、便捷的货币和金融体系。
想解决这些需求,无疑只有一个方案:银行。
现代银行在中国出现较晚,银行被外国列强垄断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成立。
受时代影响,中国通商银行自诞生之日就百病缠身,信用崩溃和通货膨胀时有发生。建国后,几乎变成空壳的通商银行成了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组成部分。
十年人事几番新,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下的我们一度以票代钱,在粮票肉票布票等票退出历史舞台后,假币问题频出,那时分辨假钞几乎是每个人的必修课,能快速准确地分辨假钞,是一件很有排面的事情。
这样一来,我们又回到了一切的原点:安全、稳定、便捷。
三、银联
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中银卡”,又称“珠女卡”,这是我国的第一张银行卡。第二年,我们又迎来了信用卡:长城卡。
信用卡发行之初,不少人谈卡色变,但事实上,由于银行卡和信用卡直接为交易的稳定性、安全性、便捷性三大问题带来了质的改变,普罗大众迅速接受。
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全国银行卡发卡数达到73.85亿张,其中借记卡67.26亿张,信用卡近7亿张,全国人均持卡5.31张。
2002 年至今,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以及同比增速
迅速生根发芽的卡文化让国家意识到了潜在风险:银行结算体系是现代社会交易运行的基础,卡交易清算则是现代金融交易的本质和核心。一旦清算组织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经济与金融安全就可能遭遇危险。
由此看来,创建银行卡自主品牌刻不容缓。
为了解决问题,2002年,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中国银行卡联合组织——银联成立了。
几乎是成立的同一时间,银联就开始向ISO申请了国际通用的BIN码:62——从此,62开头的银联标准卡开始面世,并逐步成为全中国通用的银联标准卡,这正是后来银联62节的由来。
事实证明,这步棋彰显了中国人未雨绸缪的智慧。2014年,由于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中止了乌克兰和欧盟的自由贸易协议,乌克兰危机爆发,美国实施对俄经济制裁。
没有“银联”的俄罗斯突然失去了Visa和MasterCard的结算及清算支持,国内金融一夕间遭遇重创,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混乱不堪。不难想象,在如今中美关系动荡的情况下,如果没有银联,俄罗斯的昨天或许就是我们的今天。
银联的出现,让银行卡得以跨银行、跨地区和跨境使用,实现了各大银行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也标志着我国跨行交易清算系统正式诞生。
在银联出现后,各大银行等产业方终于拥有了统一的银联卡标准规范,银行卡有了良好的市场秩序,卡风险持续降低,三大需求进一步被满足,“卡消费”的使用方式开始步入多元化。
根据银联公开数据,在2002年至2012年的十年间,中国银行卡跨行交易额增长了120倍。
银联成长之初,经历了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黄金期,步伐稳健,发展迅猛。但任何企业都要面对成长、面对市场、面对竞争。很快,三个词将银联推向了市场化竞争的中心:4G网络、智能手机、二维码。
四、移动支付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的迅速入局,让银联见识到了市场的残酷,大量交易绕开银联,劈头盖脸的时代巨浪让银联感受到压力。
2014年3月13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叫停了二维码支付业务。
在此背景下,银联全面暂停了二维码支付业务。而其他的公司并没有选择停步,就这样,当2016年官方重新承认二维码支付地位时,重启二维码的银联已经比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其他公司又慢了一步。
时间不等人,传统银行业面临着全新的业务变革和挑战,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式平台型综合支付服务商,银联必须继续在支付领域中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保障消费环境的稳定、安全以及便捷。
目前,银联云闪付App累计注册用户数已突破1.6亿。
相比已经入世十年的支付宝,云闪付要走的路确实还很长很长,但这不意味着没有机会。
网络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 452.36 亿笔,金额 592.43 万亿元。
我之所以说输赢难定,并不是盲目对银联乐观,更不是唱衰支付宝,而是因为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一方面,银联背后站着整个银行业,一方面,银联正在改变。
2014年,银联推出“62节”活动,持续到今天,已经走到了第六个年头。
银联将自己旗下的非现金收付款移动交易结算工具——云闪付作为节日抓手,投入近十亿,联合全国60万家线下商户门店、105个大型线上商户、超过1.2万个品牌,一起打造了一场国内银行业规模最大的线下消费节。
就我个人体验,近年银联的品牌传播很接地气,恍惚中似乎已经摆脱了传统企业的形象。去年双12活动中,银联邀请了青年歌手毛不易来担任银联补贴大使,推出“一毛钱都不容易,银联替你付一半”的slogan,我印象深刻。
同样,我也很喜欢他们“付出必有回报”的品牌口号,在一片颓丧的社会化传播氛围中,这句具有普世价值观的宣传语成了很多从业者的口头禅。
今年62节,银联携手了倪大红,还拍摄了微电影《回到6月2号》,配合魔性的62系列电梯广告,吸引了许多人。这一系列的策略在我看来是在“秀肌肉”,炫耀和展示自己作为一个“老企业”的新能量,新思维。
在银联内部,他们协调了前中后台几十个部门,近四十家分公司的数千名员工,数十万商户,以及多家银行,共同打响了这场“战争”。
除了商户众多,各大银行的配合度也令人叹为观止:17家大型银行提供高达15%返现、高达100倍消费积分叠加等优惠。在这样的组合拳下,银联62消费节中,云闪付的日均交易笔数较2018年增长了两倍。
这种协调能力,在国内除了互联网巨头,很难有一家企业或机构能够完成这种规模的联动。真金白银的补贴和快速的全频道反馈,让银联62节活动在大数据杀熟问题频出的时代中显得极具诚意。
五、未来
没人能判断未来的支付方式会是什么。
但有三点进化趋势是确定,且永远不会改变的:安全、稳定、便捷。
抓住这三个点,就能抓到未来的支付轮廓。因此我认为,未来的支付方式或许会向智能化、场景化、物联化发展。
其中最关键的是以生物识别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化。
刷手就能支付的掌静脉支付
需要强调的是,有些有高盗用、高泄露风险,比如换个发型、洗个手就识别不出来的初代生物识别技术,是不可能成为未来支付主流的。
银联62节期间,我了解到银联推出的全新黑科技支付方式:掌静脉支付。
这种支付方式通过用机器识别手掌或手指血管中血红蛋白的流动、静脉纹路完成,由于手掌静脉隐藏在表皮下,既不会磨损也无法伪造或复制,而且血液停止流动就不能通过验证,所以3D打印等铸模盗用手段也不存在,安全性极高。
而且对于像我一样有点小洁癖的人来说,掌静脉不需要接触性识别,像刷脸一样对准机器就可以通过验证,极大提高了安全感。我几乎能想象到这种技术在医院、地铁、机场车站等各种人流密集的地方会有多受欢迎。
不用拿出手机,不用打开任何App,只要“刷手”就能认证身份,并且识别精度高,不会被盗用,这应该是我所知道的最带有未来感的结算黑科技手段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黑科技应该是个挺时髦的词,而时髦和国字号又是有些格格不入的。但事实上,如今银联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一个出身于国字号的科技互联网公司。
即将满十八周岁的银联,正在积极谋求转型,拥抱年轻,正在想要再一次改变支付和结算,为更多人带来更安全、更便捷、更稳定的支付结算体验。
这是他们的野心,也是支付进化之路上的一个全新拐点。
古往今来,货币和支付的更迭,根源都在于我们对财产安全的追求。发展至今,货币支付的安全、便捷、稳定性正在可以兼得。
支付进化论是一个漫长宏大的话题,如今的银联,正在尝试用科技的手段,互联网的方式,去重新梳理这个问题。
从原始交易,到近代交易,到现代交易,再到今天的银联支付,整个支付生态圈、支付和交易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演变不是线性的、单一维度的,而是扇状的、由点及面的,从最开始的一颗贝壳,变成今天的整片大海。
在时代的浪潮里,我们都是巨流奔涌中携带的水滴,但正是这些水滴,汇聚成了永不止步的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