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前,我在广告门讲文案,经常举一个例子,就是今天你随意拍一张上课的场景,镜头稍微有点变化,然后打上耐克的logo,加上那句just do it。这就是一个可能获奖的广告。
而且很洋气。
如果换上匹克或者鸿星尔克的logo,这就是一个很二的广告,而且很土。
因为耐克很牛逼。
你不信?
我随便举个例子,最近耐克有一个“出手即证明”的概念,挺不错的。我们随手来一个新概念,就用中国大陆广告人最喜欢的“我”系列,比如中国移动的“我能”,我们换成“我战”。
耐克的平面,比如画面是詹姆斯斑驳双手看着镜头,旁边有一个特殊字体:我战!
再比如纳达尔美网夺冠,抽筋的身体,旁边仍然是“我战!”,粗大的耐克体。
这就是很不错的稿子。
画面完全不变,换logo,匹克或者鸿星尔克,这就是两张怪异的土了吧唧的稿子。
因为耐克很牛逼。
这就是品牌的魔力。
它能让你的创意看起来很牛逼,或者发人深省。
2、
若干年前。
每一年都有所谓的十佳广告语的评选,总会有一句一定能够入围,并且和它并列的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种绝世名句。
这句广告语是“科技,以人为本”,来自当年非常牛逼的一个品牌诺基亚。
若干年后,总有人质疑当年的审美,我也总会想海尔的“真诚到永远”是个什么slogan,完全不知所云。
但是,牛逼的不是“科技,以人为本”,牛逼的是当年的诺基亚。
现在诺基亚早就不牛逼了,那句话自然看起来就平平无奇了。
3、
无论苹果的文案写得多么傻逼,总会有公众号来长篇累牍的解读这文案写得有多牛逼。
比如“比大更大”。
因为苹果牛逼。
因为它产品的牛逼,审美上的牛逼,所以在潜意识上给人置入了一个概念——苹果的一切都很牛逼,包括广告创意以及文案。
这就是品牌的魔力。
它让你完全产生不了正常的思考模式,你就是会一代一代的升级自己的iphone,不厌其烦以及不厌其昂贵,你会发自内心的骄傲,觉得它真的好。
而且,它确实很好。
4、
这是属于品牌的宗教。
这种宗教是一代一代的产品教化,一代一代的广告输出,一代一代的品牌忠诚打造出来的顶礼膜拜的仪式。
它和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品牌完全不同,对于品牌的理解和感受,都是从产品的营造到包装以及到广告,再到卖场,所有的宗教气息都是一致的。
而移动互联网品牌的快生品牌过程,讲究的是不生就死,来不及形成宗教仪式,可能就会被另一种模式玩死。
5、
当supreme印在一块砖头上,砖头都立马变得时尚,但是印上爱马仕却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只会觉得滑稽。
因为后者的品牌基因里面没有这种因子,而前者有。
它可以想当然的依附在任何材质上,即使骨灰盒上印上supreme,我们都会觉得这个产品好酷。
因为,这也是品牌的魔力。
它造成的影响是传销性的,不讲理型的,是形成条件反射的,无需思考的。
6、
品牌的宗教,来源于文化教义,这需要时间的耕种。
另外一点,需要建立的一条基准线,基准线的起始是品牌教义,最终的终端是使用者的人群以此界定,形成所谓的心理上的新物种。
这种内心的骄傲溢于言表,来源于对于品牌的高度认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是如今的饭圈对于爱豆的心理认同。
这条线从品牌教义到产品研发到产品包装,再到广告传播和卖场营造,最终落位到使用者的角色归属,再回到品牌教义,就成了一个整体意义上的闭环。
举一个例子,无印良品。
从品牌教义(不重外在,重在质地),到产品研发(碎香菇),再到产品包装(透明装,完全展示产品质地),广告传播(文案直接说产品是什么,画面也是以产品为主),再到卖场营造(场景化的产品运用),最终客群形成(使用无印良品的低调但有内涵品质的自我身份),最终成一体。
7、
如果你现在仍然想让你的品牌充满魔力,记得这需要时间。
但是,现实往往不会给你时间。
其实不是现实不给你时间,是你自己认为你已经没有时间了。
这也是好的魔术师越来越少,而哗众取宠的小丑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
都怪本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