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雷锋网产业组
又是一年双11,又是一个不眠夜。
因“光棍节”寓意而来的双11,在电商们令人眼花缭乱的促销手段包装下,如今早已演变成了一场全民购物狂欢节,成为中国电商的一个标志性节点。
双11不仅让囤积“衣服鞋子口红包包化妆品”的买家们为之疯狂,也让商家们赚翻了天。在众多商家中,有一股新势力不容忽视,他们就是——云厂商。
双11战火蔓延至云厂商
近年来,中国云计算行业飞跃式发展,云服务乘风而起。
如今,双11这一全年最大的消费活动,BAT等云厂商们也趁机来凑热闹,双11战火已蔓延至云厂商。
打开各大云厂商的官网,标着“双11活动”的字样的促销页面,各种优惠活动陈列其中,覆盖云服务器、云数据库、云安全、网络、存储、CDN流量包、大数据AI、短信等多种类型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和开发者可一键下单购买。
首先,双11最大的卖点当然就是——打折,啥也别说,就是便宜!各家云厂商们都不遗余力,抛出了自己尽可能大的折扣力度,有些产品甚至打出了0.73折的优惠。
以服务器为例:
阿里云GPU云服务器gn5(4核30G)的日常价¥3371.90/月起,双11降到了¥1854.55/月起,也就是相当于一个月5.5折;
腾讯云的云服务器标准型S4(1核2G,带宽1M)的日常价为¥1656元/年,双11价格为¥602元/年,约等于四折;
华为云的云耀云服务器(2核4G,带宽5M)标出了3.9折¥1276.70/年的价格,比平时购买省 ¥2035.06;
金山云的云服务器E1(1核2G,带宽1-5M)双11价格为326.4元/年,原价1020元,打了3.2折;
百度智能云的GPU云服务器(12核40G,显存8G,带宽1M)标价1459,打五折优惠。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观察到,除了以上这些云厂商外,中国电信天翼云的官网上并未设置双11的专门入口,而是将其归拢为“云网狂欢季”活动之一;
AWS作为国外的云服务商,暂未在其官网上设置双11促销活动,不过,AWS云计算微信公众号在双11当天推送了一些优惠活动,如注册账号获得服务抵扣券、消费满返等。
“大甩卖”背后暗藏玄机
表面上看,各家云厂商都在“亏本大甩卖”,仔细观察后会发现,其实这里面暗藏玄机。
其一,拉新引流意味明显。
各家云厂商的双11促销页面中,基本都添加了“新人专区”、“新人专享”、“新手大礼包”的字样,还有注册账号得抵扣券等,百度智能云甚至推出了新用户人工智能OCR身份识别1元闪购的产品。
跟其他快消品不同,云服务的使用更具持续性,通过低价吸引新用户试用其产品服务,试用结束后,有些使用体验不错的会直接续费,就算使用体验不佳,重新转移接入其他厂商也是一件比较麻烦费时的事情,这时候势必有一部分用户沉淀下来成为长期用户,这是商家通过补贴吸引用户的目的,也是一种惯用的套路。
其二,除了打折外,各家云厂商还增加了一些偏社交的特色玩法。比如:
阿里云推出领津贴、拼团、抽红包、充值返现、直播等玩法。
腾讯云则推出了抽奖、直播优惠party、满返、代金券大礼包、组合优惠购、推广奖励等玩法。
华为云推出了消费满额送礼品、推荐有礼、下单抽奖、续费享优惠等活动。
百度智能云推出了亿元上云补贴限时领取、消费满额送礼品等活动。
金山云推出了秒杀、消费满额送礼品等活动。
拼团、秒杀、抽奖、满返……甚至连直播都用上了,这些都是电商们惯用的一些活动方式,看着这些云厂商们五花八门的促销页面,有种恍若置身电商平台购物的错觉。
或者你可以理解为,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程度日益加深,企业上云的不断普及,云产品服务如今也被列入了购物消费的品类之一,购买云服务就像购买其他商品一样成为了家常便饭。不仅购买方便快捷,甚至还能按需选择,货比三家,挑一个最心仪的下单。
还有,各家的满额有礼,基本上送的是自家的智能硬件、手机、公仔等产品,买华为云服务,送华为手机Mate 40、买百度智能云送小度音箱或iphone12……这些诱人的促销手段,既满足了消费者“捡便宜”的欲望,又能顺便宣传一下自家的其他产品,一举两得,套路满满。
其三,重视维护企业客户。
与其他商品多为个人购买的属性不同,云产品服务的买家很大一部分是企业客户。雷锋网看到,各家云厂商都开辟了企业专区,有些还推出了针对企业客户的专属优惠,比如企业客户资源丰富的华为云,推出了企业认证用户购买加送专区产品加送200元优惠券的活动。
其四,除了通用云产品服务外,云厂商们还把自家的看家本领拿了出来。
例如,以AI见长的百度智能云开设了人工智能专场,推出人脸离线识别SDK、公安验证V3、通用文字识别、OCR识别等AI方面的产品服务,折扣平均都在5折左右。
以游戏云、视频云等见长的金山云开设了高性能计算专区,标准计算IV型(24核48线程,带宽1-10M)标价22914元/年,打4.2折。
双11,检验云计算的舞台
双11数以万亿的高并发场景,对于背后的技术能力是一次大考。
大量消费者在同一时刻下单支付,单一的服务器无法承载这么大的流量,系统需要将大量的瞬时流量合理分配到不同的计算节点,并将这些节点的计算结果汇聚到一起,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实时计算的准确性和低延迟。而且,除了大量的访问外,电商平台也要承载更多的图片和视频预览信息,在用户较低的网络接入速度下也要保证良好的购物体验。要实现以上这些目标,必须要依靠高性能、稳定的云计算技术来支撑。
正如“黑色星期五”成就了亚马逊云(AWS),双11也成就了阿里云等国内云厂商。
可以说,双11这样的全民消费日,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检验云计算技术的舞台,倒逼着国内云计算技术的进步。
据阿里云微信公众号显示,11月11日零点刚过26秒,阿里云抗住了58.3万笔/秒的订单峰值,是2009年首次双11的1457倍。
不少网友留言称今年下单付款的确比以往要流畅。
随着移动支付和网络交易的普及,双11的参与商家和用户数量日益庞大,对峰值数据的处理能力、订单物流系统的高效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阿里云表示,今年双11核心系统全面云原生化,每万笔峰值交易成本比4年前下降80%。
作为京东双11技术基石的京东智联云也表示,今年618期间,京东核心业务已经全面上云。此次双11,京东首小时访问峰值较今年618提升了258%。
从双11上云,到云上双11,从前几年系统卡顿、快递爆仓,到如今全面上云,顺滑如丝,如果以电商平台双11这一节点来定义,我们可以说,中国云计算行业历经了十年的发展期,已经逐步迈向成熟,并且交出了一份相对不错的答卷。
事实上,除了淘宝有阿里云、京东有京东智联云自家云生态来支持,其他一些中小型电商平台也在跟腾讯云、金山云等大的云厂商进行合作,保证交易的稳定性。
双11的价值不仅于此。
云厂商们在电商双11这种节点的技术表现,也会产生示范效应,成为其他领域客户选择购买其云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参考。
伴着11月12日0时钟声的敲响,这一购物狂欢日暂时落下帷幕,但属于云厂商的 show time并未结束。
一场云上的角逐正在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