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嘴替的嘴,并没有那么万能
http://www.5ipr.cn   2022-08-31 17:21:15   蓝色光标   

本篇来源于《青眸》第十五期《互联网嘴替》。《青眸》是由蓝色光标数字营销机构创意中心×品牌中心出品的创意议题例刊,以公共议题赋能内容创意。每期从一个热门社会议题出发,与青年营销人共同分享、一起求索。
  本篇来源于《青眸》第十五期《互联网嘴替》。《青眸》是由蓝色光标数字营销机构创意中心×品牌中心出品的创意议题例刊,以公共议题赋能内容创意。每期从一个热门社会议题出发,与青年营销人共同分享、一起求索。

  一、背景/

  互联网嘴替,新型社交人设

  最近网络上又诞生了一个新词—— #互联网嘴替#。

  先给各位科普一下出现场景:

  网上冲浪时,面对一个话题,你是不是经常觉得自己有想法,奈何语言组织能力有限。 这时点开热评,网友三言两语就说出你的心声。

  这些嘴巴仿佛开过光的网友们,就是你的互联网嘴替。

  今天,互联网嘴替俨然成了最受欢迎的社交人设。 不信你看,就连娱乐圈的女明星都纷纷借此营销。

  乔欣在采访里,因为说了一句“现在的年轻人就又有事业又有爱情了吗?有哪样就搞哪样吧”,就带着#乔欣不愧是我的互联网嘴替#,登上热搜。

  某种意义上来说,嘴替们的存在如同人形弹幕:

  嘴巴开过光,输出稳准狠。

  在“毒舌”成为刚需的今天,他们是大众情绪的最佳出口。

  二、议题/

  嘴替修炼守则

  互联网嘴替文化形成的背后,是一套网络语境的流变。

  早期的嘴替并不像今天这样,是一个中性词汇,那时的他们有另一个名字—— “网络喷子”。

  贴吧时代,喷子是人人喊打的存在。

  比如“名声在外”的李毅吧,就盛行颜值打分帖:用户发帖自曝照片,评论区极尽羞辱之能事,形成了独特的毒舌文化。但在玩梗的同时,他们也在“前网络时代”,留下了低素质的标签。

  短视频时代到来后,毒舌网友开始在抖音盘踞,并自称“抖人”。抖人式怼人,以无法无天、阴阳怪气闻名。

  而如今成为热词的“互联网嘴替”,并非是“喷子”+“抖人”的文本再造,而是网络语言艺术的全方位升级。

  所以,到底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互联网嘴替?我们特地整理了一份嘴替修炼法则:

  反矫情

  成为嘴替的第一步,是先成为反矫情达人。 借用《甄嬛传》中的一句台词,必须“狠而无心”。伤春悲秋的那一套,注定只能留在青春言情小说里,嘴替在面对对方的伤春悲秋时,不能有丝毫的情绪波动。 比如张大大曾在一档节目里,对李雪琴说起自己频繁上综艺的原因:

  没想到这番“真情剖白”,得到的回复却是: “我知道你的问题了。你试图通过参加一些节目,让大家看到你没有的那些东西。”

  在互联网嘴替面前,矫情病休想犯病。

  而卖惨的投资回报比,基本等于零。

  人间清醒

  如果说反矫情是表象,那么人间清醒,就是互联网嘴替们的内核。

  他们不仅自己活得洒脱自洽,还负责在各种人生小事、大事上贡献金句,点醒局中人。

  比如屡屡因为清醒发言出圈的杨幂,就在婚恋问题上,祭出过众多金句。

  当被问到会不会把前任当人脉时,她没有一丝留恋,而是用题面直接解题: “不会,我才是那个人脉”。

  当被问到恋爱中的安全感来自于哪时,她更是语出惊人:“自身。如果他是因为我有钱跟我好的话,我可太开心了,因为我有钱。”

  这种不为感情所累、时刻保持清醒的新式爱情观,极易戳中当下女性的爽点。

  把握好毒舌的尺度

  而嘴替们的终极素养,依旧是超强的表达能力。每一条精准发言下面的“人间真实、世另我”等评论,就是对他们语言艺术的最高褒奖。

  他们必须灵活运用阴阳怪气文学,同时拒绝低素质脏话。

  比如有姐妹在社交平台上晒自己拍欧式写真,小姐姐明明长得很可爱,评论区却总有人上赶着来酸:

  “模特本人胖,后期P得真不错。” 像这种猎杀时刻,还得嘴替们出手: “你最瘦,连人带盒五斤。”

  绵里藏针的功夫,谁看了不说一句“好家伙”。 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提倡不婚主义,以后自己死在家里了都没人发现。 听完这句话,我哭了。 嘴替们却笑了:“咋的?发现了能复活?”

  就算对方再无理,嘴替们也不会自乱阵脚。

  他们把幽默和表达力当作第一生产力,永远能杀人于无形。

  三、追问/

  互联网嘴替的走红逻辑

  那么,嘴替走红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

  互联网传播规律的天然需求

  前文提到,“嘴替”并非当下的产物,喷子、抖人均是它的前身;而从表现形式来看,弹幕、评论、表情包都是嘴替的延伸。

  但“前互联网时代”的嘴替,却并未形成一种文化现象,直到今天,才正式成为一门网络显学。

  本质上,是互联网对内容的需求,更趋于短平快。一部单集40分钟的电视剧,要依靠二倍速快进看完;刷两个小时的综艺节目,不如直接看热搜上的搞笑片段。

  在注意力经济的影响下,嘴替就成了传播素材的首选。

  于是,打开微博热搜、抖音、B站,你能看到几十秒的短视频、台词拼接长图;同时,嘴替们的高光片段还能掀起一波“考古潮”。比如已经停播的《康熙来了》中,小S的一系列毒舌发言,至今还是被up主二创的富矿,在这场“借古讽今”的热潮中,语言的即时性交流也得到了延伸。

  而仅仅依靠这些高密度的素材,观众的情绪就能获得空前释放。

  人类本质上依赖即刻的共情

  在社会认同理论里,人会建立和特定社会群体的心里联系,并通过比较确认自我特征和建立自尊。比如近年来,视频领域就诞生了一种新兴内容类型——reaction(反应视频),其内容主要形式是视频博主们对不同的素材做出反应,给出一些有趣或讽刺的评论,或者做一些夸张的表情来表达情感或者娱乐观众。

  而reaction,其实就是将嘴替的影响力无限放大。

  同理,还有综艺节目中引入观察室,以及剧场脱口秀的走红。嘴替们代表了观众的第三方视角,在对热点现象、公共事件发表评论的时候,那些自己羞于表达、或是无力表达的东西,借由他们的嘴说出时,就与观众完成了即刻的共情。

  言论空间收紧后的触底反弹

  嘴替走红的最后一重因素,和今天的言论环境有关—— 微博十二周年之际,新世相曾写过这个最大的中文社交平台十年前后的变化:《微博12年:从全世界可见到仅自己可见》。

  其中提到诸多令人唏嘘的现象:12年前,人们在微博上大胆开麦,表达自我,就连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都有许多快言快语。

  那英留下过“最烦装逼的人”,热恋期的杨幂刘恺威写下一篇篇恋爱小作文,那时候的言论空间里,有真实的表达、有触手可及的人格;但今天打开微博评论区,要么是粉丝无止境的控评,要么是营销号整齐划一的彩虹屁,真实的声音,已经悄然远去。

  当表达失去自由的土壤,人们便急需一个情绪出口,这时候,嘴替就成了憋屈之后的触底反弹。

  四、观点/

  嘴替越火,真诚的表达越稀缺

  如果把所有发声都当作广义的“嘴替”,那我们必须肯定嘴替存在的意义。

  公共舆论空间里,需要意见领袖。在每一个社会议题破局引发广泛讨论的时候,“嘴替”便是先声。

  正如近年来,优秀的女性偶像不断涌现,背后是女性议题逐渐掷地有声。

  在思辨中启蒙,继而拨乱反正,就是嘴替存在的价值。

  当然,嘴替走红背后,也不乏新的问题和担忧。

  追逐爽点的表达固然重要,可当表达被情绪左右时,是否又是对语言的另一重背叛。 “看理想”曾提出过一个观点: 言论从来不是语句所表示的内容“本身”,言论包含了一系列构成我们日常“信念”的前提。

  正如网友对安上嘴替人设的明星抱有质疑: 所谓的清醒发言,再配合打造“人间清醒”人设,形成了一套营销闭环。但深究他们的发言,其中有多少是对时代的迎合?再往前追问一步:人设和金句究竟谁为谁而生?

  那些巧妙鸡贼立场中立的言论,似乎放在任何场合都适用。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女性主义成为主流的今天,女明星也常常在综艺中发表“女王发言”,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她们,真的能够平视普通人的遭遇吗?推动女性向前一步,单靠嘴炮就能实现吗?而我们在高喊“姐姐好飒”的同时,也就扼杀了对某些社会议题更加深刻的探讨。

  另一个问题是: 这两年,“网络失语症”屡次遭到抨击,缩写、造词、汉语滥用,都是对传统话语体系的极大冲击,嘴替文学看似是对语言的高阶应用,但难免陷入看似高光、内涵空洞的怪圈。稍有不慎,我们又成了话语的盲从者。

  说到底,嘴替不是脑替。

  我们每个人,都要对漂亮话时刻保持敏感和反思。

  五、案例

  “有舒化,一切都可以消化” 舒化春节支招瓶

  ——蓝标数字出品

  春节回家最怕吃得油腻还要听“七姑八姨”因生活方式不同而引起的被催婚、被问工作、被问薪资等问题,有时候真想“怼”回去。

  面对春节时期,大家身体和精神都需要消化,项目通过抓取春节节日节点下的人群痛点“压力”,打造“舒化支招瓶”,把解决烦恼的答案印在瓶身,并通过魔性洗脑大片,在春节场景营销中聚焦舒化“无乳糖,好吸收”的卖点。在引发社会关注的同时,完成了产品的有效促销。

  Libresse薇尔月经不隐藏2.0-从精神感染力到带货力 冲击高端女护市场

  ——蓝标数字出品

  那些想说不敢说的话,被别人说出来的时候,会引起共情。Libresse薇尔提出#月经不隐藏# 主张帮助说出那些“不能公开的小秘密”,掀起一股“开口谈月经”的热潮。

  项目帮助Libresse薇尔喊出这一主张,用红色完成广告创作并在这一方向持续深耕:从⾸个打破“经期惯性”快闪店、⾸个“开⼝谈⽉经”TVC,到⾸个经期艺术展、电商周边、抖⾳互动、公益计划……项目打破传统语境下对⽉经⽣活的束缚,渴望更包容、更⾃信的讨论⽉经和卫⽣⼱⽤品的环境。

  #⽉经不隐藏#新锐主张打破固有束缚,从“开⼝谈⽉经”到赋能经期⾝姿、⾏为⾃信,先锋⼼智破圈突围。

  《青眸》发刊词

  青眸,是一场看见

  藉青年视角,每期一个社会议题

  为青年营销者打包一些内容素材与观点

  青眸,也是一个追问

  做创意,做内容,还有更多意义

  安静地观察周遭世界,陪伴和温暖一些人

  除了是份工作,它能否也是

  藏在口袋的一颗糖果

  蓝标数字创意中心 × 品牌中心

TAG: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