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接近尾声,消费回暖了吗?
http://www.5ipr.cn   2022-11-08 09:17:55   广告门   

2022年已经接近尾声,消费回暖了吗?社区营销院认为,可以分可选消费和必选消费看待这一问题:在可选消费上,经济下行的口红效应有多大程度体现?在必选消费上,消费者会将哪些品类视为更刚需?
  疫情给2022年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开年以来,在疫情影响下,以老乡鸡、乡村基为代表的强现金流餐企纷纷加速上市进程;疫情让戴口罩变为常态,也意外捧红了口罩妆、眼妆乃至美瞳等细分妆容的需求;疫情还让消费者前所未有地关注起居家质量,因此那些能带来新奇体验、泛用性强的小家电如空气炸锅、投影仪都成长飞快……

  疫情同样颠覆了商业逻辑。百果园、钱大妈、锅圈食汇、零食有鸣……越来越多的品牌连锁店将开店点位选在了社区而非商场;生鲜电商这种低头捡钢镚的生意,今年二季度已有头部玩家在北上等一线城市实现盈利;美团、京东开启即时零售大战,即使是苹果手机也可以在发售当日配送到家……

  与上述趋势共振的是广告主的投放预算转移以及广告市场的变天。今年上半年广告业整体增长为负,但梯媒业却逆势增长,电梯电视、电梯海报分别同比增长3.9%、7.7%。消费是长长的坡、厚厚的雪,越是消费寒冬,越需要有长期主义的选手给市场以信心。

  2022年已经接近尾声,消费回暖了吗?社区营销院认为,可以分可选消费和必选消费看待这一问题:在可选消费上,经济下行的口红效应有多大程度体现?在必选消费上,消费者会将哪些品类视为更刚需?

  01. 可选消费:口红效应更受益于头部品牌商、核心原料商

  美妆可能是最典型的可选消费之一。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美妆板块整体面临营收、利润双双下滑的不乐观局面。在营收方面,2022Q1-Q3美妆板块的整体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0.6%、下降3.1%、增长5.7%,考虑到二季度618大促对美妆板块的拉动作用,这一数据可以说表现得更差。

  在利润方面,2022Q1-Q3美妆板块的整体净利润同比下降16.2%、47.7%、64.2%,一路飘绿不说,赚钱能力是越来越差。

  那么,对比起618的亮眼大促成绩以及双十一预售的品牌战报,究竟是谁在吃肉、谁在喝汤呢?

  美妆板块视行业链条环节不同,一般可分为品牌商、生产商、原料商,且行业分润模式基本为微笑曲线:品牌商、原料商分润比例更大,可达4-6成,且头部具话语权的品牌商往往毛利水平更高,中游生产商毛利水平偏低。因此,今年主要在利润端承压的还是生产商。

  事实上,疫情封控普遍让生产类企业复工难、物流受阻、难以组织生产保证产能。2022Q1-Q3数据显示,就毛利水平而言,品牌商/生产商/原料商的毛利率分别同比增长0.6%、减少0.1%、增长4.9%。

  就净利润水平而言,这三者的差距被进一步放大,品牌商/生产商/原料商的净利率分别同比增长38%、减少100%、增长126%。

  以上数据说明,在消费寒冬里,头部品牌商可以通过控制营销预算,只凭借产品及品牌力,更多凭借老客复购就可以把账面做得更好看;而且越是消费寒冬,越体现资源型行业的上游盈利价值。

  先看品牌商的例子。以疫情封控更少的Q3看,像上海家化、珀莱雅、贝泰妮这种头部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6%、44%、35%,但同为上市企业的丸美股份刚刚从前两季度的泥潭走出(Q1-Q2分别同比下降35%、42%),实现扭亏为盈。

  再看原料商的例子。华熙生物是一个典型,其旗下既有孵化品牌夸迪、薇诺娜等连续登上618、双11大促榜单,由于对胶原蛋白等核心原料自研,其财务数据也表现得比品牌商更亮眼:其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达到77%,比珀莱雅还高出一倍。

  如果说华熙生物护城河已深,那么,同为原料商的科思股份也验证了上述2b更吃香的逻辑:其三季度营收4.29亿元,同比大增82.53%,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大增324.77%。

  从美妆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可选消费领域里,口红效应的最大受益者仍然只属于头部品牌商、核心原料商。

  02. 必选消费:离消费者更近的才叫必需品

  必选消费领域,同样在验证一个道理:消费遇冷,消费者对必需品的理解范畴也在发生变化。

  食品饮料板块,可能是必需品最大的分支领域之一。从柴米油盐,到主食副食,再到茶咖酒等具成瘾品,疫情基本都改造了一遍消费逻辑。

  社区营销院曾指出,这两年在调味品及预制场领域(或者在吃喝的前置环节)最大的变化是:

  一是如酱油等典型的单一调味品卖不太动了,而如牛肉酱等把味型调制好、更容易直接下饭的复合调味品受益于懒宅不做饭的趋势增速飞快;

  二是预制菜一定程度上也可视为“配菜+调味”一步到位的居家饮食方案,但预制菜没有锅气、口感不佳(多为高盐高脂产品)、食材不如生鲜电商渠道售卖的新鲜,消费者更多还是基于囤货需求购置。

  而在成瘾品领域,不同领域也形成了不同的消费号召力。

  例如,零食领域方面主要体现为渠道的变化:零食有鸣、零食很忙等专注区域下沉市场、主打性价比的零食集合店拓店迅速(目前规模达300家左右),而三只松鼠尽管开店规模更大(800家左右)、今年以来却加速闭店;而另一边,美团、京东的报告指出,零食已数月排在即时零售渠道销售前三品类。

  上述趋势进一步反馈至品牌端,那些能够布局上述新兴渠道、能够靠多渠道分摊分销、同时坚持大单品策略(能够占位品类第一心智)的品牌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恰恰、盐津铺子等。

  2022Q3数据显示,恰恰瓜子营收继续维持上一季度的双位数增长,且坚果品类增长30%左右,而盐津铺子的营收同比增长34.7%,环比也有19.6%的增幅。

  不过,同样自带休闲消费属性、甚至偏刚需的乳业市场,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2022Q3,伊利、妙可蓝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营收增速下滑,分别环比下降4.9%、8.3%,尽管各自都是乳制品领域的头部玩家,但无论是液态奶还是奶酪棒,出于家庭式消费更多,因此销售渠道都更依赖线下KA。

  品牌必须离消费者更近,无形中也更利于那些天然更适合把店开在社区点位的玩家。紫燕食品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前不久,紫燕食品已经过会,而与其他已上市的卤味玩家相比,紫燕食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主做佐餐卤味,佐餐意味着其更多的门店开在社区、农贸市场等点位。

  上市之后,紫燕食品为讲出更大的资本故事,也不分佐餐卤味or休闲卤味了,也在推出鸭脖等休闲属性更强的产品,同时开始做起外卖业务。

  但很明显,绝味食品等休闲卤味玩家其实很难复制这一打法,原因就在于其门店点位更多位于地铁、商场,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居家点起休闲卤味的外卖,美团数据显示,其即时零售渠道卖得最好的零食品类就是鸭脖。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2Q3数据显示,紫燕食品的营收利润双双优于绝味食品:紫燕食品营收增速达13%,而绝味食品仅有4%左右,且紫燕食品归母净利润增速虽减少20%,但对比起绝味食品大减80%,仍显得欣慰许多——其盈利水平受影响更小主要就得益于门店点位更多位于社区,受疫情影响更小、更容易触达现在的消费者。

  方方面面可以得见,离消费者更近的才叫必需品。

TAG: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