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个因素被称之为4Ps营销理论,在上世纪60年代,由菲利普·科特勒所提出。沿用至今。
而在后疫情时代的今天,中小企业在结构上最大的转变,就在于传统上“以产品为中心”变化为“以消费者为中心。”
这个变化从何而来?如何理性分析这个变化?
这里的消费者为中心,脱胎于上述所提到的4Ps,企业所能控制的内部因素有4个,相对的,企业无法控制的因素却大大多于4个,比如社会;人口;经济;环境/自然;法律;技术;政治;地理;道德等等,这些称之为外部因素;
所以,企业的生存环境是由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所组成,企业要生产什么产品,以什么样的价格去卖,企业可以自己决定,但是社会需求空间,消费者想不想要购买,不好意思,企业说了不算。
所以,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从全局的角度分析,理应是内外结合,全盘考虑。既要练好内功,也要理性分析不可控的外部因素。深入了解影响2023年的市场因素,才能为企业做出可控的抉择和方向。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未来的一年,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将成为常态;由于地缘政治冲突,能源危机,全球供应链阻断,通胀加剧等都给全球经济带来显著的下行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下降到2.7%,这是自2001年以来,除了金融危机和疫情期间的最低水平,也远低于2001年-2021年,20年期间的3.6%的平均水平,而根据IMF的预测,2022年我国的GDP增长率为3.2%;2023年GDP增长率则为4.4%;
而另一方面,根据英敏特《2023年全球消费者趋势报告》指出,相比于今年年初,对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表示“非常有信心”的被访者比例持续下降(从2月份的36%降至11月份的24%)这也显示,消费者对未来的展望已经变得更加保守,消费者正在更有意识地衡量消费抉择,审慎支出。灵活性、耐用性和持久性等将成为重要的购买因素。随着消费信心趋于保守,消费者开始重新评估预算和制定消费的优先级,消费结构正在被重塑。
而这也意味着,由于社会面的影响,在后疫情时代,消费者正式迈入了与企业共创,与品牌共创的阶段,从以往“以产品为中心”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企业未来决策的主动参与者,也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企业发展方向。
从理性分析的角度来说,大盘经济和消费者趋势只是企业关注的基础要素,但这还远远不够。
不论企业未来一年作何动作,新品打造也好,品牌升级也罢,全盘思维是决定企业未来生存的根本性问题。
拿品牌升级来说,品牌为什么需要升级?原因在于当下市场以及消费者已经发生了变化,品牌无法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无法帮助企业实现持续盈利,否则不需要升级。而我们也能看到,很多企业在近年都提出了品牌升级,但往往大多数都只是流于表面,或只是slogan广告语的改变,或是新的logo设计和VI视觉升级等等,诸如此类。
总结来说,品牌升级是企业经营思维的改变,它包括了企业精神与文化层面,产品结构层面,服务模式层面,视觉变化层面等;基于这种改变,与消费者重新建立全新的共识与沟通体系。这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而改变只是开始,生存才是目的。
对于小企业小品牌来说,面对存在不确定性的当下经营环境,稳固基本盘,适当的结构性调整才是未来一年的关键。基于市场与消费者的变化,做好品牌基数,实际考虑用户指标,再去做适当的变化。
且小企业需要建立全盘思维,从市场分析和消费者洞察开始,不盲目迭代,稳重求生,适度变化,理性分析。
总的来说,理性看待2023年小企业的生存问题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经营思维需要从“以产品为中心”过渡到“以消费者为中心”;
这是基于全球大市场环境变化与消费者趋势变化的基础性方向,只有明白企业的存在都是为了解决社会需求和满足消费者而存在,才能够做出市场和用户都满意或需要的产品/服务;
其次,企业不论作何变化都好,需要理解的是,任何品牌动作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企业实现持续盈利,所以从一开始这就是一场长期的战役;
对此,小企业未来经营的核心逻辑,便是基于市场与消费者洞察为基础性原点,
其后才是产品/服务的结构性迭代/再到企业沟通体系的梳理;
最后,基于所上的变化作出适当的品牌营销动作,才是小企业未来求变的基础逻辑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