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牵引 混改赋能 中环股份经营倍增可期
http://www.5ipr.cn   2021-05-21 16:10:18   TCL   

5月21日,中环股份(002129.SZ)在天津主办“光伏智能大会”展示旗下一系列智能制造成果,智慧化晶体、智慧化晶片工厂、光伏数字化转型等智能制造及应用成果以及中环股份的规模提升、光伏产业发展前景等备受关注。

  5月21日,中环股份(002129.SZ)在天津主办“光伏智能大会”展示旗下一系列智能制造成果,智慧化晶体、智慧化晶片工厂、光伏数字化转型等智能制造及应用成果以及中环股份的规模提升、光伏产业发展前景等备受关注。

  在这背后,既有中环股份长年专注于技术创新和投入的量变到质变,也有混改带来的赋能和体制激活。值得关注的是,今年适逢TCL成立40周年,本次大会也成为中环股份混改并入TCL科技后的一次“庆生联动”。

  协同互补 迈入行业黄金发展期

  2009年,TCL踏入半导体显示业务,经过十余年发展,已跃升为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双寡头之一。中环股份的半导体光伏和半导体硅片业务与TCL显示产业同属于资金、技术密集的长周期行业,管理逻辑相似,产业链存在一定互补性。2020年,中环电子开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TCL科技以超百亿资金成功摘牌,收购其100%股权。由此,TCL科技构成为中环股份的控股股东。

  2021年是中环股份完成所有制改革的第一年。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和全面推广,新能源行业迎来巨大机遇,全球光伏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按照到2030年,国内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计算,在没有其他新增能源,充分考虑水、核、生物质开发潜能的基础上,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需达到12亿千瓦以上。我国十四五风电平均装机有望达到40GW,对应的光伏平均每年新增装机将超80GW,十五五期间光伏的平均新增装机要达到150GW左右,这一数据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为30GW和48GW。

  “巴黎协定”、“碳中和”等利好的支持下,市场对于2021年全球装机规模预测为155GW-209GW,2025年保守估计245GW,中国企业已在全球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借力行业景气度高涨的东风,作为光伏材料领域的引领者,中环股份将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TCL科技高级副总裁、中环股份总经理沈浩平

  技术牵引 重塑产业新格局

  硅片领域,随着光伏硅片上游硅料价格的大幅上涨,通过提高单串功率以降低非硅成本和光伏发电的系统BOS成本的210大尺寸硅片迎来快速发展。从1-4月份国内招标项目看,大尺寸高功率产品市占超过70%,市场加速从中小尺寸向大尺寸迁移。

  中环股份率先开发的光伏G12硅片产品技术优势明显,其产能、产量逐月增长,在产品结构中的占比不断升高,得到全球光伏系统安装商和电池、组件制造商的高度认同,公司成本优势和盈利能力显著增强。据悉,中环股份将继续新增G12产能,并通过技改提高现有产能,宁夏银川新建50GW产能工厂将于2022年投产。

  组件领域,中环股份聚焦叠瓦组件技术,作为最优的一种高密排高效组件技术,叠瓦组件通过特殊的导电胶材料进行连接,不但建立充裕的电路连接点而且增加了电池串的柔韧性,以提高组件寿命,并通过独特设计较常规组件产生更多的电量,为客户提供最佳性价比的选择。

  基于“G12+叠瓦”的平台技术,中环股份全面导入智慧工厂体系,进一步提升产能和运营效率。随着工业4.0生产方式在公司作业流程和作业场景的广泛和深入的应用,人均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和一致性上升、原材辅料消耗及资金占用都得到了有效改善,工厂运营成本持续下降。

  根据中环股份披露的“9205”五年战略发展规划,完成混改后的中环半导体将强化单晶硅和晶片优势,加强光伏产业链能力建设,增强全球化经营能力,从而实现光伏产业全球领先,半导体硅片产业国内领先的目标。

  机制赋能 全年业绩倍增可期

  除了业务及战略层面,中环股份的组织机制也获得混改赋能。TCL科技入主后,民营资本及强大的产业力量快速引入,市场化和灵活度更高的决策机制随之而来。TCL科技发挥其金融及产业投资平台优势,支持中环股份进行资本结构优化,其资产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得到提高。

  后混改时期,TCL科技带来的新体制和机制下优势初步显现,中环已建立起更加市场化的决策机制,决策流程更短、速度显著加快,运行效率更高,市场反应更加敏捷,技术成果向商业成果的转化速度也得到加快,竞争力全面提升。

  按照“经营提质增效,锻长板补短板,加快全球布局,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中环股份新一届董事会提出2021年“经营绩效倍增计划”,一季度公司业绩同比大幅提高。据其一季报显示,中环股份当期实现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10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4亿元,同比增长114.6%。TCL科技方面,一季度也取得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489%的佳绩。混改带来的协同效应已显著反映于经营业绩之上。

TAG: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