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警察公共关系沙龙”11日在京举办
http://www.5ipr.cn   2014-05-14 09:27:26   中国警察网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所秘书长郑砚农研究员作为主讲嘉宾,结合国内近年来发生的危机公关案例,专门就“新媒体环境下公安机关危机管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

  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察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办的首期“警察公共关系沙龙”活动5月11日晚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举办。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人民公安报社、中国警察网、法制日报社、北京市公安局等单位的20余名专家、学者、媒体嘉宾参与此次沙龙。沙龙围绕警察形象危机管理、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等主题展开研讨。

  活动现场,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所秘书长郑砚农研究员作为主讲嘉宾,结合国内近年来发生的危机公关案例,专门就“新媒体环境下公安机关危机管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并与参会代表共同探讨了新媒体、大数据时代公安机关公共关系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察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公安管理学院教授孙娟表示,该中心即将开展中外执法部门公共关系研究,出版中国警察公共关系研究报告,即将举办第三届“中国警察公共关系案例评选”。

警察形象危机管理
首期“警察公共关系沙龙”成员留影

  据介绍,警察公共关系沙龙是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察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办,人民公安报社、中国警察网等单位联合发起的打造警察公共关系领域高端对话交流的平台,每月定期活动一次,每次将邀请相关专业人士举行专题讲座,并进行现场互动交流。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郑砚农:“大数据”与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不同于风险管理,其实质为在面对不可避免的危机后如何进行处理的问题。通过华为大裁员危机、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等国内危机公关处理案例中可以看出,危机公关其实就是公共关系管理在另一维度上的延伸。目前国内危机事件频发,涉警危机公关事件更是层出不穷,刨根溯源主要源于三个大背景,即经济全球化影响、信息化发展趋势、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这些新形势的出现,要求今天警务危机管理中有新的应对策略,在速度、态度、尺度上有新的标准。首先在危机处理上,要能够做到快速反应,不再拘泥于“24小时反应原则”,而是尽量缩短时间差。同时,始终保持一个诚恳的态度,“你绝不能改变事实,但是你可以改变公众的看法”。相关部门需要找到让公众得以信服的事故原因解释,努力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最后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危机处理的预期效果。

  针对当下公安系统的新闻发言人制度,郑砚农指出,新闻发言人在公安危机管理中代表整个公安系统口径、态度、形象,作用非常重要。新闻发言人需要了解说话的具体语境,制定出准确的传播策略,知道“说什么、怎么说、对谁说”,并通过讲故事,讲“人话”,实现与公众的双向互动。针对当下警察公共关系中的舆情变化,郑砚农强调,当下整个社会舆论处在自媒体新环境下,公安系统的公共关系部门更需要借助新媒体和新模式,实现“巧传播”;特别是警察公共关系实务中,善于运用大数据分析,多做定量研究,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和判断。

  警察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娟:“三部曲”理论

  警察公共关系应该是政府公共关系的一部分。面对社会转型期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警察公共关系如何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已不仅仅是公安机关一家的事情,而应该放到整个社会系统工程中来综合考量。警察公共关系应以“公众满意”为标准,将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其第一要务。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从事警察公共关系的相关部门应将警察的职能输出作为公共关系的重点,公安系统角色定位应该力求准确,不断调整公共关系在公安实际工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努力从“被动公关”到主动去改善公安机关工作环境。警察公共关系管理应该作为公安系统对外宣传和舆情引导的重要力量,并始终围绕“做到、说到、角色到”的“三部曲”同时展开。“角色到”将引导警察首先摆正服务公众、依靠公众、忠诚国家和法律的角色关系,以正确的角色定位和理念指导其行为选择。“做到”用的是质量管理的方法,提升管理效能。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察公共关系研究中心简介

  2002年以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察公共关系研究团队先后在北京、深圳、香港等地召开了3次警察公共关系国际论坛和2次警察公共关系案例研讨会。2012年12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正式成立了警察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为促进全国警察公共关系的教育、研究与社会服务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

TAG:郑砚农 警察 公共关系 沙龙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