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一石激起千层浪,各领域、各阶层的人纷纷“建言献策”,各抒己见,一时好不热闹。
比如知名地产主席提出了他的独到意见:
避孕套企业估计心里OS:我谢谢您嘞。
杜蕾斯:我退出中国市场得了。
中国人民大学表示,我校又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北京大学表示,我校感觉压力还是有点大,两个都快扛不住了。
还有更绝的,有学生毕业论文关于二孩政策,还没答辩,三孩政策出来了。
专业人士严肃地讨论诸如“三孩政策与人口论”等学术问题,眼光犀利的已经开始考虑投资了。
更有商业嗅觉的商家已经开始推出三孩政策产品图了!
“配套设施”小到三孩婴儿推车,中到上中下铺的床,大到房子。
还有这是什么鬼?
网友的想法越来越离谱,我们在此打住。
难道就没有个正经人发言吗?
有人小声呐喊:醒醒吧!这个政策是给生二胎家庭准备的,生一个的和还没结婚的配不上这个政策。
网友:好的,原是我不配。
不不不,你配!你可以不生,但你不会不老!
其实,三孩政策很大部分原因是为缓解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5月11日,第七次人口普查正式发布,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10年间仅增长7000多万人。与此同时,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
咱们暂且不论三孩政策对人口改善的作用,如果网友设想的情景成真,有没有啥正儿八经的配套解决方案?
小编瞄了一眼,发现市场产品真不少。
比如老人和小孩都需要的智慧看护,市场称之为“奶嘴经济”和“银发经济”。
单是儿童看护,智能单品五花八门。
0-3岁的小孩,市面上已经有了智能健康穿戴设备、智能婴儿床、智能奶嘴、儿童智能空调、早教机器人等。
(果真是奶嘴经济)
儿童的学习层面,新概念不断,智能学习桌可以提上日程了,调节高度、角度、坐姿、灯光等等。
(鸡娃表示,这个我熟)
无论哪个阶段的儿童,智能摄像头、智能陪护机器人和智能手环等穿戴设备是标配。
华为之前就申请的一款看护机器人专题,通过陪伴儿童摄影、录像、唱歌伴奏、游戏等活动,还可以在触摸显示屏上显示图像、卡通或者父母、长辈的形象,其声称通过触摸显示屏、移动装置、机械手臂和扬声器来与儿童构建社交、情感和人际联系以及互动。
这些产品,主要基于家庭看护、儿童娱乐/学习、室外看护三大层面考虑。其实,每个层面都能延伸出大量产品。
商家:看到巨大市场,已经在设计图纸了。
社畜:心头一紧,更养不起。
好吧,小孩我可以不生,万一我因长年996、工作压力等原因,不幸成为特殊病患呢,比如行动不便病患、术后病患、脑功能退化病患、老年痴呆症病患。
未(非)雨(常)绸(惜)缪(命)的我还设想了以下场景:
1、独自在家不小心摔倒和昏迷了需要紧急求助,但子女不在身边,又无力拨打电话;
2、独自在家出现心肌梗塞、心脏骤停等突发状况时,子女不能及时知晓;
3、老年痴呆、健忘症,在外丢失,无法掌握走丢时间、具体定位和活动轨迹;
4、在某个阶段出现睡眠质量下降和各项健康指标异常时,子女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带领人来前往就医。
(就不能盼自己点好系列)
毕竟现在我是健身房小达人,谁知道30年后,我还是不是身体倍儿棒的社区一枝花呢?
回到正题,有企业推出了智能看护解决方案,可以定位、行为识别、体征监测应用,不论是在医院、还是精神病院、养老院、幼儿园都可以用。
市场上常见的有固定式SOS报警器,一般安装在床头或卫生间位置,老人遇到危险可及时上传预警信息。
在户外,为了及时定位老人位置、一键报警以及了解健康情况,市场有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老年手机,除此外还有定位器、智能胸牌等。
业内人士表示,其实智慧家庭市场,尤其是独居老人,家庭安防是最大刚需。
除了单个产品,更多企业从日常养老的整体解决方案入手。
某电信运营商通过可视化的设备监控界面能快速、直观展示安防设备在线情况、预警数据等;
同时,为用户提供监控预警,实时了解人和物的位置情况、开关门状态、烟雾与可燃气体浓度、服药情况、设备电量情况等;
将异常告警信息通过短信或语音实时推送到手机;同时支持用户与家人设备共享及告警信息分享。
在安全方面,某互联网巨头推出的方案可以通过可视化智能门铃去了解到服务的生活起居,同时这也避免了在室内安装摄像头引起老人反感。
同时智能门铃在确认老人正常起居的同时,也可以监测每天上门的人员,避免推销人员以及不法分子上门从而影响老人生命财产安全。
老人在家一旦遇到突然情况则可通过语音呼救,也可以按下安装在房子内各个地方的呼救按钮来进行呼救报警。
在医疗健康方面,可视化智能音箱设备可以为老人提供扫药品的功能,只需要扫描药品二维码就可以知道药品的保质期和服药禁忌等问题,同时,也可以提供智能药盒等服务,对老人要吃的药前期每天进行智能化提醒,以免老人忘记吃药等等。
除此之外,血压仪等智能设备每天都可以将数据传输至APP中行程个人健康档案,方便子女每天查看,了解父母的身体状态。
在智能家居操控方面,子女可以通过在家中温湿度计监测家中环境温度,远程调节家中的空调开关等,为父母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另外智能烟感报警器、智能燃气报警器、守护宝、智能红外传感报警器、智能门窗报警器和智能药盒也是常规设备。
据介绍,一个较为有趣且实用的智能药盒外形如一个大圆盘,30个格挡可装下近半个月的用药量,可通过手机App设置用药时间,药盒便会在规定时间内发出语音提醒和手机远程通知,提醒老人吃药。
万千企业推出眼花缭乱的解决方案,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以现在市场价格和我们的收入,要得起吗?
总结
未来是否会迎来一波生育潮不知,但可确定的是5到10年后,全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将进入中高龄。
毫无疑问,各类智慧解决方案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这却并不代表他们就是万能的。
智慧看护、智慧家居、智慧养老的繁荣,往往也会催生一系列“鸡肋”产品。
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一定是结合了具体场景,具有实用性、不可替代性等特点。
从落地来看,当前能够采用上述方案的城市或者社区更是凤毛麟角。
以智慧养老为例,《社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研究报告》中就指出,当前行业普遍存在三大问题:
1、对智能养老的认识往往脱离实际需求,容易将智能设备的高端化和精妙化视为智慧养老的重点,未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使用能力和生活习惯;
2、服务供给种类和数量不足,智慧养老服务供需错配问题突出,老年人急需的就餐、看病、就医、护理等刚性需求的供给不足;
3、智慧养老平台上缺乏专业的知识、技能、服务供给。在健康知识、护理技能、心理咨询以及医疗服务推荐等方面缺乏专业性。
社会性问题并非一蹴而就,也并非科技企业一派能解。
尽管行业有诸多问题难解,希望市场不放弃耕耘,真正以人为本,在技术不段精进基础上,推出更多可落地的产品。
也希望大家以后都是精神抖擞、吃嘛嘛香的快乐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