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策”声誉管理半月谈第001期
http://www.5ipr.cn   2024-04-28 16:40:31   我爱公关网   杜鸣皓

那边厢,农夫山泉遭积毁销骨,这边厢,理想MEGA遇出师不利,今年3月企业声誉危机,可谓风起云涌。
  文 | 杜鸣皓,苏秦声誉管理实验室研究员

  那边厢,农夫山泉遭积毁销骨,这边厢,理想MEGA遇出师不利,今年3月企业声誉危机,可谓风起云涌。

  2024年的一个明显感受,企业声誉环境日趋复杂多变,整个舆论场中“对抗性”色彩有所增加,企业稍有不甚或应对不当,就可能沦为公众舆论攻击的标靶。3月份农夫山泉、理想MEGA莫不如是,小米汽车SU7也未能幸免,只不过雷军以“轻喷”的谦卑姿态,让舆论的对抗性在一定程度上降温。

  4月9日晚,“苏秦策”声誉管理半月谈直播首场,遴选了3月中下旬的五个典型声誉管理案例(4负1正),由苏秦会创办人陈向阳老师主持,邀苏秦声誉管理实验室负责人、弘品传媒董事长胡斌、梅花数据资深分析师李旭进行复盘点评,一起探讨复杂舆论环境下的声誉管理之道。

  本期案例涉及:茉酸奶、网易游戏、腾讯游戏、小林制药、小米汽车5个品牌,具体如下:

  1、茉酸奶回应“不含酸奶”质疑(3月13日)

  2、网易游戏与腾讯游戏“口水仗”(3月21日)

  3、小林制药中国公司致歉问题产品(3月22日)

  4、小米汽车SU7上市发布会(3月28日)

  5、小米汽车“退定金”事件(3月29日)

  一、茉酸奶回应“不含酸奶”质疑

  事件回顾:茉酸奶说不清的“脂肪含量”,声明回应顾左右而言他

  “多余的脂肪,哪儿来的?”3月14日,上海市消保委测试发现:茉酸奶的芒果酸奶奶昔用的酸奶量并不多,但脂肪含量却高得很奇怪,是蛋白质含量的3.25倍,是乳糖含量的2.77倍,其配料有点说不清楚,在芒果酸奶奶昔里加了啥?上海市消保委认为,品牌方有责任提供真实、准确的产品信息。

  3月16日凌晨,茉酸奶官微回应姗姗来迟,重点强调:茉酸奶品牌并没有出现在任何315晚会中,却被恶意歪曲、刻意引导,甚至登上热搜;茉酸奶全线产品不含任何人造反式脂肪酸,不添加植脂末,无氢化工艺,所有原料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茉酸奶辟谣“辟了个寂寞”,“多出的脂肪是什么”,茉酸奶官方声明绝口不提。因此,声明的发布未能平息质疑,有媒体认为,声明言之凿凿,网友并不买账,在微博#茉酸奶发布声明#话题评论区,网友态度一边倒的表示“人家说你用冰激凌做酸奶,你辟谣说没有反式脂肪酸”“又不是第一次爆雷了,植脂末忘了?”“自己查自己,谁信呢?”

  专家点评:

  胡斌老师认为,茉酸奶的舆情应对体系不完备。具体表现:一是回应不够及时,对产品质量重大瑕疵的通报,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正面回应;二是回应不够真诚、不够有力,没有揭示为何脂肪含量会超标以及酸奶的具体含量;三是面对“脂肪超标,不含酸奶?”的质疑,官方以“不含任何人造反式脂肪酸、不添加植脂末、无氢化工艺”这样顾左右而言他的声明进行回应,很明显,这样的危机处理是不合格的。

  二、网易游戏与腾讯游戏“口水仗”

  事件回顾:网易游戏两次发难腾讯游戏,王者荣耀、元梦之星被指抄袭

  “口水仗”一直是互联网公关营销最好的流量密码。3月21日19时47分,网易旗下《阴阳师》手游官方微博发难腾讯游戏,主动挑起与王者荣耀的“抄袭纠葛”,打起了一场游戏“口水仗”。

  此次事件,网易游戏“指控”《王者荣耀》存在角色抄袭,并向腾讯《王者荣耀》发去律师函,称其未经网易允许,擅自在《王者荣耀》中发布涉嫌侵权网易游戏《阴阳师》的素材,包括角色皮肤“李白・碎月剑心”涉嫌侵权《阴阳师》的“须佐之男”,《王者荣耀》“大司命”的游戏素材涉嫌侵权《阴阳师》中的“SP神启荒”等。

  有意思的是,《王者荣耀》在官方微博以游戏角色“狄仁杰”的化身身份,“未指名”回应网易游戏称,“针对某些游戏今天及过往的系列恶意行为,将采取法律措施予以严肃回击,高频碰瓷不可取,专注自身是正道。”

  一周后的3月28日,网易游戏战火再燃,继续向腾讯游戏二次发难:旗下游戏《蛋仔派对》的知名UGC地图创作者@仟中酒抖音发声称,其原创地图《因蓝》在腾讯游戏《元梦之星》中遭到长期、多次、像素级抄袭,已起诉腾讯并立案。很快,元梦之星官方微博当天下午回复称,已将被投诉的相关创作地图全量下架。

  一个喊“抄袭”,一个喊“碰瓷”,这样的商业剧情,并不鲜见,游戏行业互有“借鉴”是常态,但网易、腾讯互撕的声誉背景在于,公众容易对企业的“前科”有错误联想,并连带非理性“站队”,企业声誉污很容易成为被竞品反复攻击的软肋。

  专家点评:

  胡斌老师认为,网易游戏和腾讯游戏是一对“老冤家”,这次的“口水仗”,对是否侵权不做评判。从法律和舆论层面,网易是进攻方,腾讯是防守方,网易正式起诉,微博挑起话题,腾讯说其是“强势碰瓷”,试图把水搅浑。这种“口水仗”有利于提升关注和市场热度,但这仍然是小技巧,不是大智慧,不是高明的竞争策略,也不利于中国游戏产业在“原创”方面声誉建设,双方应该聚焦提高游戏原创能力,把中国文化元素创新用好。

  三、小林制药中国公司致歉问题产品

  事件回顾:小林制药陷入保健品致人死亡安全风波,跨国产品召回一波三折

  “5名服用小林制药含红曲成分保健品的消费者死亡,114人住院治疗。”3月,日本小林制药的红曲保健产品爆发出严重的安全事件,召回涉百万份产品。

  中国市场方面,小林制药中国公司就召回先后发布三次声明:

  3月22日,小林制药中国公司发布声明,称发现产品中的部分红麹原料可能含有非预期的成分,部分受影响产品通过跨境渠道销往中国大陆;3月27日,再发声明,称三款问题产品均未在中国大陆市场上市销售,中国消费者通过海外跨境平台等渠道购买相关产品,公司将积极提供产品回收的协助;4月3日,第三次发声明,尚未确定问题成分的具体性质,呼吁消费者立即停止食用红麹原料的产品。

  专家点评:

  胡斌老师指出,小林制药此次事件的性质非常严重。从应对来讲,基本合格。第一时间宣布召回产品,态度诚恳。由于中国境内没发生死亡事件,国内总体热度不高。当出现类似危机事件时,作为企业负责人往往下意识地会考虑“得失”,但这种思维不足取,首先应该考虑“对错”,考虑公众利益,主动承担责任,彻查原因,认真整改,以实际行动争取消费者的理解和谅解。

  四、小米汽车SU7上市发布会

  事件回顾:小米SU7上市首销大获成功,众多新能源车企大佬集体撑场

  “过去三年里,我每天都战战兢兢……”,3月28日晚7点,雷军的小米SU7.如约迎来上市大考。此次发布会,总共三大看点:

  一是小米SU7价格悬念终于揭晓,标准版定价21.59万,雷军可以说拿出了足够的为“诚意”;二是蔚小理、长城、北汽等一众新能源车大佬聚齐,联手撑场小米汽车发布会,还贡献了发布会最多的“表情包”;三是小米SU7产品细节曝光,“配置”对标特斯拉,“配件”聚合小米系生态,“性能”学习保时捷,汽车支架、降温等细节抬升体验预期。

  雷军精心准备的这场发布会,可以说是“一雷惊人”:上市27分钟,SU7大定5万台,5天内大定10万单、锁单4万单,首销大获成功。

  专家点评:

  胡斌老师对小米SU7上市发布会做了重点评价。他认为,雷军深谙互联网营销之道,打造了一场声量和销量双赢的“现象级”发布会。其核心观点如下:

  小米发布会,下了一招“高棋、妙棋”。同行是冤家,雷军却把蔚来、小鹏、理想和长城汽车等同行的董事长请来为自己站台,众多汽车品牌官微发起微博话题欢迎小米汽车,体现了雷军和几家新能源企业的格局和高度,《新闻联播》、《主播说联播》等对小米汽车发布会进行高规格报道——同行赞,央媒夸,雷军不赢都不行。

  雷军的发挥,可圈可点。他保持了一贯的谦虚低调、身段柔软,向小米对标的特斯拉致敬,为首批小米车主亲自交钥匙、开车门,消费者赢得了面子,雷军赢得了里子,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从超长的关注周期、超高的关注度上看,雷军靶点精准、战线有序、策略柔性,做到了“天花板”级别的营销。

  小米的“悬念”叙事,值得肯定。发布会前后,小米有意识地策划预埋了很多悬念、话题梗,包括汽车定价、与明星张颂文的互动,分寸拿捏精准,吊足消费者和媒体胃口,充分引导媒体发酵,一次次冲上热搜,保持了较高的传播热度和社交媒体讨论的关注度。

  五、小米汽车“退定金”事件

  事件回顾:网友质疑小米汽车“定金”无法退款上“热搜”。

  上市第一天,就喜提“维权”热搜,直接考验小米危机公关能力。3月28日,小米SU7开启预定后,27分钟内大定5万单,5000台创始版迅速售罄。然后部分消费者在维权平台上投诉称,定金无法退款。

  网友称,购买的小米汽车锁定配置后发现不能退款,其与“7天无理由可退定金”宣传不符;App上付完定金,自动弹出锁定配置弹窗,很容易导致用户在没有仔细阅读协议的情况下误点锁定配置,且无明显提示不退定金的文案。

  3月29日,小米汽车官方微博回应解释,小米汽车APP购车流程中,大定7天可退,但提供了主动锁定配置的选择,一旦锁定配置就意味着锁单完成,车辆将进入生产阶段,配置无法再次修改,这个时候定金不可退;小米汽车通报,截止3月29日中午12点,接到退单及改配需求469例。

  专家点评:

  胡斌老师点评,在“退定金”事件中,小米汽车的工作是有瑕疵的,让消费者产生了理解上的歧义,法律上小米没有错,操作上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应对方面可以打高分,通过及时有效的回应,包括对质疑进行法律科普和舆论引导,让舆论平稳下降,没有对新车热卖形成大的冲击,还为自家产品赚了一波热度。

  小结:声誉管理应走向“数据化”和“科学化”

  从“苏秦策”声誉管理半月谈首期的五个案例来看,国内企业声誉管理水平、反应能力和实际效果表现,可以用“参差不齐”来形容:

  小米和雷军的声誉管理“段位”技高一筹,能够在复杂舆论面前做到左右逢源,且应对及时;腾讯游戏、小林制药中国公司在舆情危机的表现中规中矩,整体被舆论推着往前走、应对浮于表面;茉酸奶的舆情管理则存在较大疏漏,回应缺乏正确靶点。

  当前,自媒体的“带货化”推动舆论表达走向对抗多元,正成为对竞品企业吹毛求疵的新“扒粪”主体,导致当前的舆论环境日趋难以适应和掌控。这就要求声誉管理更需要走向“数据化”和“科学化”,不仅要及时通过数据发现问题靶点、舆情苗头,更要在做出决策和回应动作时有的放矢、手到病除,从这五个案例的透视中可以看出,国内企业声誉管理的“科学化”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本文作者:杜鸣皓,“公关三十六计”玩咖,科技、财经与公关三栖作家,著有《金牌公关人》《无公关,不品牌》等公关书籍,《数智经济》《轻资产时代》《商业向心力》等新经济书籍。

TAG: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