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运营总监2018总结:关于运营和增长
http://www.5ipr.cn   2019-01-17 09:22:34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公众号:woshipm)   

本文整理了网易运营总监,《超级运营术》作者@韩叙老师2018关于『运营』『增长』『团队』的一些总结与思考,分享给大家。
  独立思考是难得的品质,也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事。

  ——网易运营总监@韩叙

  一年的时间非常快,一不留神就发现2018年已经过去,回头看看自己这一年走过的路,收获的成长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

  本文整理了网易运营总监,《超级运营术》作者@韩叙老师2018关于『运营』『增长』『团队』的一些总结与思考,分享给大家。

  主要有十点思考,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 关于什么是运营

  2. 关于新用户留存

  3. 关于AARRR运营模型中的自传播

  4. 关于被热炒的「用户增长」

  5. 关于为什么要做活动?

  6. 关于产品运营与用户的连接

  7. 关于团队与管理

  8. 关于独立思考:不要用结论去倒退成功的原因

  9. 关于如何思考:通过设置核心问题,接着逐步穷尽

  10. 关于读书与学习

  一、关于什么是运营

  你开了一个小饭馆,什么最重要?

  是不是把新来的客人都伺候好,让他们以后常来,让他们带朋友来,对吧。

  那么,运营一个app/或者产品也是同样的道理,先把新用户伺候好吧。

  具体怎么做呢,看他们从哪来(就知道有什么用户特征);

  给他们最好的服务(内容、价格补贴等资源倾斜);

  勾引他们做出更多事(互动、分享、登录等行为)。

  二、关于新用户留存

  快速获取新用户有很多办法,渠道投放、活动拉新、口碑带来自然量等,或多或少,都是会有一些的。

  老用户持续活跃,拼的是产品价值和品质,是做好这个产品的基础。

  但新用户留存就不一样了,如果做不好,获取来的新用户都流失了,

  获取阶段做的再好也没用,花的钱也都会浪费;

  产品品质再好,也需要过了新用户留存这个阶段,流入老用户大池,才能体验到。

  举几个新用户留存的案例:

  1.买车之后,4S店会时不时打电话告诉你,有各种优惠的保养维护活动,他们希望车主买完车也可以经常回来消费,优惠活动就是理由。

  2.新开张的饭店,在你第一次光顾之后,会发一张优惠券,下次来可以打折等等。

  还是那句话:“产品品质再好,也需要过了新用户留存这个阶段,流入老用户大池,才能体验到。”

  三、关于AARRR运营模型中的自传播

  AARRR里最后一个是推荐,或者叫自传播。

  这个环节里能做的事不多,前提是要产品先做好,然后为用户传播提供介质就可以了。

  简单的说,用户想发个朋友圈微博,想讨论这样的口口相传,

  总要有个话题吧,总要有个东西可以拍个照片吧,总要能让用户觉得有趣好玩吧。

  这就是在这个环节要做的事。

  比如:去年腾讯公益的一元购画活动,能爆出来的原因,就是提供给用户了一个传播的介质:一幅画。

  四、关于被热炒的「用户增长」

  目前出来吵吵「用户增长」的,大概有这几类人:

  搞咨询的,不一定自己干成过,但可以收费指导你干;

  照搬国外增长案例,比如Uber、Dropbox,但放在国内基本没用;

  认为H5裂变就是用户增长的全部;

  少部分真正在做但也没做好的人;

  真正有成功案例又出来说的人,是非常少的。

  国内对用户增长的理解,只是拉新或者独立的某个小技巧。

  理论上说,真要学习或研究用户增长,应该是系统的思路和方法。

  因为增长是另外一种工作思路和做事方式,说这是噱头的人肯定是外行没做过瞎逼逼的。

  但也不能把增长就定义成拉新获客,这就太狭隘了。

  有一本写得很好,但卖的却不好的书——《硅谷增长黑客笔记》系统的讲了用户增长的方法论和实践技巧,并没有重点写很多拉新的案例或黑科技技巧,读起来不那么爽。

  但实际上,那些案例和技巧看了也没用,根本无法复制,只是让人看的时候爽而已。

  五、关于为什么要做活动?

  为什么要做活动?

  做活动,肯定会带来短期收益,比如GMV或用户活跃度提升。

  电商类产品,促销活动就是常态,是带来新客或老客活跃的重要手段,并且要通过从不间断的一次次活动,去达成最终的目标。

  这就是电商或O2O产品的玩法,也算说得过去。

  那社交或内容型产品呢,为什么做活动?

  从促活角度来讲,很难持续,后续的留存和这个活动本身的关联不会太大,所以没啥实际的作用。

  除非是特定的、有明确需求的情况,做活动是有价值的,

  比如通过活动,吸引一批kol入驻,或者带来一堆相对基础的内容等等。

  因此,很多场景下的活动运营,都没什么实际的作用,长线来看收益很小。

  但绝大部分公司都会持续做,只是被短期收益所吸引,再加上不懂。

  活动运营的价值,在于用简单的形式去探索和试错,是在产品化之前做的事。

  一旦明确收益,就可以产品化了,可以常态的形式存在了。

  六、关于产品运营与用户的连接

  有几个做产品运营的人每天深度玩自己的产品,玩到任何一个犄角旮旯都特熟?

  我们是不是都拿着配置最好的手机,在网络最好的条件下,时不时地打开自己APP看看,心想:没问题啊!

  但有没有想过去体验不同机型,不同网络环境,不同使用场景,不同操作路径,分别是什么感受?

  我们有多少人能做到和用户交朋友聊聊天?

  对,你会说我的用户量级大,我的用户太low或太专业,我不认识用户,我有用研的调查问卷,等等理由。

  那么,可能很难做好产品运营。

  试想,你家开饭馆,厨子做菜给客人吃,难道你不会坐下来和客人伺机聊两句,听听对方的感受?

  难道只是看看每天的账本就算完事?

  你当然不会这么做,但为什么你做产品运营就可以当大爷的看看数据统计,看看用户问卷结论就算完工呢?

  和人直接沟通获得的信息、感受,从而给你带来判断决策,这才是牢靠的,这是数字无法带给你的。

  七、关于团队与管理

  看了本讲管理的书,反思自己这些方面做的不好。

  首先,正面反馈不够,和自己性格有关;

  其次,沟通还是少,时间管理是另外一个问题;

  再次,目标管理不清晰,执行不彻底;

  最后,还是没能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特长。

  还有几点团队管理的思考:

  1.管理是先管人再管事,尽力找到合适的人,然后想方设法的压榨他们的创造力和执行力。

  愿景、使命、价值观。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关注少数核心的事,参与到细节讨论。

  不必多,但可以足够深入,可以保证团队对细节的关注度,也容易发现问题,以点带面。

  在业务上,要重点关注大方向,关注行业走势,关注竞品情况。

  多深度交流,也是产品的品牌推广,也容易吸引更好的人才。

  2.管理就是压榨别人,说难听点就是这样,但具体怎么压榨,给人的感受和效果也是千差万别。

  真正豁达、体恤员工的管理者很难得,他们能让员工舒服,但又丝毫不影响压榨的效果。

  而那些三句话不离让你干活的管理者是狭隘的,难成大器。

  比如,国庆假期,你就让员工踏实玩。

  对于好的员工来说,这也是充电、开阔视野、调整自我、补充知识的机会,

  这是让员工更强大的过程,可以反作用于工作的,你是受益的。

  为什么管理者会有豁达和狭隘的区别,这就和这个人的心胸、见识、性格、个人素质有关,是个人的问题。

  3.并不是说,团队管理者就是超级nice,对大家一团和气,不做优胜劣汰,不会遇到人才流失。

  这是两回事,是不同的问题。

  该干的人,就要果断干掉,否则就是对公司,对团队其他成员的不负责任。

  4.别相信那些在社交网络上装逼的管理者

  在社交网络上这些人都说的很好,好像自己的团队战斗力特强,又特别和谐,每个员工都很快乐。

  其实你去问一线员工,一样是槽点多多,只是管理者喜欢在社交网络上表现出好的一面,或者自己有问题,自己都不知道。

  八、关于独立思考:不要用结论去倒退成功的原因

  火了的东西,大家都喜欢追捧,更希望听到你是因为策划或者营销做得好,所以卖的好。

  从最终结论去「倒推」成功的原因。

  当然,听起来无论如何都是很合理的。

  做产品也是一样。一个产品火,与先发优势、团队基因、渠道玩法、运气等等都有关系。

  但大家就希望听到这个产品的老大说: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以用户为中心,做好产品的体验。

  大家听到这样的结论以后,都会频频点头,好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一样。

  然后自己做产品的时候,也去追求所谓的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发现还是做不起来。

  真正有独立思考能力,对某个领域有独立认知的创业者才有可能成功。

  虽然外人视角会觉得他们做的事「不就是XXX」这样的句式,但本质的东西其实是看不到,也看不懂的。

  思维简单的人会觉得某个产品之所以能做起来,就是因为在做用户下沉,一定做了哪些功能和推广,做了哪些群,哪些刷墙什么的。

  拿着自己对下沉粗浅的理解去揣测别人,实际上人家可能就没想做下沉,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做,再加上先发优势、团队基因等,最后结果变成了下沉这样的效果。

  这时候再去学人家,就可笑了。

  比如,有的人在分析网易H5做得好,是有哪些方法技巧等,说的很有道理似的,回去自己也想做个刷屏爆款出来,根本没戏。

  那更不只是几个策划技巧的问题,而是公司的文化和基因带来的,别的公司很难做到的。

  怎么能把一个产品做好?不是看别的产品怎么做,不是只盯着现有数据情况,而是要有决策,主观决策,主观的。

  否则要人干嘛,否则就很难做出好产品。

  九、关于如何思考:通过设置核心问题,接着逐步穷尽

  思考一个问题,最重要的是摸清楚这件事的目标是什么,用什么指标去衡量,再去行达成策略或路径。

  应该绝大多数的问题都能这样思考,但需要对这个工具理解足够深,可以活学活用。

  日常工作的思考源头和视角都比较低,大多都是想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或者快速决策一些紧急但没那么重要的事。

  休息时可以喘息下,把平时没时间思考的大方向问题,从源头梳理一下,重新审视过去一周做的事,方向和重点对不对,下周是否需要调整。

  具体方法,可以设置一两个核心问题,把思路逐步、穷尽的列出,在这个过程中思考。

  也可以选择读书或看视频分享,不会直接解决你的问题,但可以引发思考。

  十、关于读书与学习

  独立思考时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事,而读书则伴随着思考,利于将日常的信息碎片重组和延伸。

  养成读书的习惯很重要。

  随着O2O的兴起,发现有一个趋势越来越明显,那就是业内人都开始重视运营了。毕竟产品虽重要,但真正的壁垒是运营建立的,是需要运营去深入行业的,所以市场上对于运营人才的需求也明显增强了。

  如何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营人才呢?

  最有效的办法当然是在实践中成长了,必须在真刀真枪的一线打仗,你才能真正的感受和理解运营。除此之外,自我学习也是辅助和加速成长的一个途径。

TAG: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