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标 说好的要收购《纽约时报》的呢
http://www.5ipr.cn   2016-09-26 12:11:10   搜狐传媒   宋菁华

除了《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也曾是其目标。
  许久没露面的陈光标突然又开始刷屏。

  财新传媒旗下《财新周刊》大篇幅起底这位昔日“首善”,揭露了这位“富豪”背后的政商利益链条。

  不过我们要说的是这位“富豪”在2013年的一起往事,他曾经放下豪言要收购美国著名的百年大报《纽约时报》。

  2013年12月30日,陈光标参加了深圳“2013国际华媒大奖”颁奖典礼。在发表获奖感言时,陈光标突然口出惊人,说自己打算赴美收购《纽约时报》,“只要价钱合适,没有什么东西买不到。”此言一出,引起一阵哗然。

  2014年1月1日,陈光标向媒体证实自己的说法,他将于1月5日赴美,与纽约时报大股东进行一次深入的洽谈。如果无法完全收购《纽约时报》,那么成为一位控股股东也行,如果这也不行的话,那么就只买部分股权。

  据人民网报道,陈光标计划与香港一位富豪共同进行《纽约时报》的收购或参股事宜。香港富商有意出资5亿至6亿美元,陈光标出资2亿到3亿美元。

  陈光标认为,《纽约时报》值10亿美元,他本人也愿意在价格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谈判。陈光标说:“如果我们拿出诚意,我相信董事长会改变他的想法的。

  至于为何要收购这份报纸,陈光标则在采访中表示:“通过《纽约时报》,想传播一些正能量,把中国真正的声音传出去。”


  1月3日,陈光标在微博上高调表态:“行动高于一切,我马上要登机飞纽约了!”并晒出了飞往纽约的机票。

  跟他惯常的“暴力慈善”一样,爆点不断的陈光标此举实在太过大张旗鼓,相比于真心收购,更像是一次博眼球的炒作。


  对于这个消息,《纽约时报》表示一脸懵逼。

  第二天,《纽约时报》就发文报道了这件事。在此篇报道中,《纽约时报》发言人艾琳•墨菲回应:“我们没有听说过类似的会面”,“公司不会对传言予以置评”。

  随后,《纽约时报》报业董事会主席亚瑟•苏兹伯格也表示,没有将报纸卖掉的打算。

  不过有意思的是,陈光标对《纽约时报》似乎一直有着很深的情结:2012年8月,陈光标花费约三万美元在《纽约时报》刊发半版广告,宣示钓鱼岛是中国领土;2013年8月5日,陈光标之子陈环境在《纽约时报》刊登广告,再次宣示钓鱼岛主权;2013年8月11日,陈光标在《纽约时报》上刊登半版广告,呼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要参拜靖国神社。2014年7月,陈光标在雷锋墓前献上《纽约时报》等外媒报纸,“来向雷锋叔叔汇报美国之行的成果”。

  《纽约时报》创刊于1851年,是美国严肃报刊的代表,也是美国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成立以来,《纽约时报》由苏兹伯格家族经营。从股份结构上来看,《纽约时报》能被中国人收购的可能性可谓小之又小。在现有的历史中,中国人收购西方传媒公司的尝试不少,但价钱之外,依然困难重重。南方报业集团曾参与美国《新闻周刊》的竞购,提出收购意向第一轮就遭到回绝。而陈光标收购《纽约时报》的消息,也在一条收购受阻的长微博后,从此没有了下文。


  3年过去了。此事无疑应了某位网友的评论:“一个不诚心买,一个不诚心卖”,不过是一次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炒作罢了。不过,在陈光标发出豪言的当天,《纽约时报》的股票就大涨4%,一度创下自2008年以来的新高。而陈光标也成功博取了国外的关注度。如此看来,此举无疑是两两相宜,我们这些旁观者,也许还是没能懂标哥的心呀。

  下面,是陈光标在表示收购意向后撰写的文章:

  “我第一次在《纽约时报》刊登广告,声明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时,就萌生了收购这家报纸的念头。因为我发现美国社会和民众对发展进步、文明开放的中国知之甚少。而《纽约时报》的传统和作风,让他们很难对中国作出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分析。倘若我们能收购它,则可以推动其风气发生改变。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都在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投资者谋划商议收购事宜。

  前几日在参加某颁奖典礼时,无意间透露了这一信息。没想到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都怀疑我是在“放卫星”。同样没想到的是,《纽约时报》一名发言人也称,该公司“不会对传言置评”。我就纳闷了:为什么中国人收购美国报纸的行为就是“传言”呢?在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的时空背景下,在各国间合作突破诸多禁区的当今世界,这有什么不可能的呢?凭什么就一口断定这是传言呢?

  《纽约时报》这家历史悠久的报纸曾多次易主,目前它也已是上市公司。据估算,根据《纽约时报》当前市值及其股权特征,收购所需资金约10亿美元。我个人资金有限,但已说服一名不愿透露身份的香港老板投入6亿美元。只要能收购《纽约时报》,我会毫不犹豫倾尽家产。

  既然是收购,成功和失败就都有可能,需要的是坦诚沟通和艰苦谈判。我也曾说过,只要价格合适,没有什么买不到。这句话只是针对这次收购而言。《纽约时报》近年广告收入并不十分理想,也曾多次陷入发展和信任危机,收购对其股东未尝不是好事。所以我对此次收购还是充满信心。如交易破裂,我会在美国寻找另一家信誉良好且有影响力的媒体,实现最终的收购目标。

  如果收购成功,我会对《纽约时报》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最终目的就是增加这张报纸的真实度和客观性,重塑其公信力和影响力。无论对拓展其生存发展空间,还是增强其盈利能力,都将非常有益。我相信,如果收购成功,这张报纸的发行量将大大增加,全世界会有更多人喜欢这张报纸。广告收入也会迅速提高,报纸会重新焕发生命力。这对中美加强沟通、增进了解、互通文化,也将裨益良多。面对这样的多赢之举,相信《纽约时报》的主要股东会慎重认真地考虑。

  此次收购本想低调进行,但已是满城风雨,围观者、拍砖者甚多,讥讽声不绝于耳。为何这一收购会招来这么多不理解和嘲讽?我觉得国人的思想还是偏于保守。在世界已变为地球村的今天,无论是国家对外传播力的建设,还是一个普通公民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方式方法上都可大胆创新。有些事看起来似乎是在开玩笑,但未必不可能。君不见,“嫦娥”不是已经在“月亮之上”了?身处改革开放新时代,在这个人人为梦想而砥砺奋斗的古老国度,需要我们首先突破头脑里的“深水区”,多些大胆而新颖的探索实践。

  我喜欢出些怪招,但怪招不是花招。收购《纽约时报》,请不要当成一个笑话来听。”

TAG:起底 陈光标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