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彤:被微博改变的世界
http://www.5ipr.cn   2012-01-05 00:00:00   我爱公关网   

“#加班#八月十五不知不觉过去了。”这是陈彤的第一条微博。那天是2009年8月16日凌晨,新浪微博在前一天刚刚开启内测。从此,新浪微博成了他挥之不去的一个标签,虽然他更为人所知的头衔是“新浪总编辑”。

  “#加班#八月十五不知不觉过去了。”

  这是陈彤的第一条微博。那天是2009年8月16日凌晨,新浪微博在前一天刚刚开启内测。从此,新浪微博成了他挥之不去的一个标签,虽然他更为人所知的头衔是“新浪总编辑”,虽然他一再强调是曹国伟的方向感和节奏感造就了新浪微博,但不可否认,“老沉(陈彤新浪微博的ID)”是网友们@次数最多的新浪高管之一,他正在被像化成新浪微博的一个符号。

  翻看陈彤的微博的确是一件体力劳动,因为他已经发了16000多条微博,而且涉及任何一个你能想到的领域,这彻底打消了我从中找寻其逻辑的想法。

  但很明显,陈彤变了,越来越“贫”,却又越来越有那股“得道”的劲儿。起初,他hold得很紧,大部分的微博与工作相关。他本能地传递着用门户思维筛选过的新闻信息,也把微博当作是新浪庞大信息资源的一个出口,并没有什么太特别的地方。

  可微博后来的发展轨迹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我不得不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上面”,陈彤开始思考这个“小东西”对于信息传播,乃至人们的行为方式来说,意味着什么。在这个节点,他反而更头疼了,“爱好和工作分不开有时候会让人崩溃,我必须得去关注一些我不喜欢的人的微博,也必须面对所有的内容”。

  他认为表达意见不应该是微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应该是记录生活、与朋友沟通,“微博上让人赏心悦目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太多被刻意放大的负面信息”。他也无能为力,社会环境如此,人们总是缺乏足够的理性,“我只能自己做出改变”。

  于是,在陈彤的微博里,他自称“老汉”,他频频甩出有意思的段子,他也用手机记录着每天的行踪,这个时候的“老沉”是真性情。而在一些热传的新闻事件中,他大多数时间只是个围观者,少有评论,更没有作秀式的抨击,这个时候的“老沉”是一个严肃的新闻工作者。

  陈彤现在分得很开,他其实是在玩微博,“我们不应该把微博绑在信息传递这一个维度上,它应该有更多美好的东西”。

  经济观察报:微博似乎让整个新浪焕然一新,有哪些具体的改变?

  陈彤:的确如此,有了微博之后,我最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上面了。新浪现在是“门户+微博”双平台战略,我们部门负责了微博的一部分工作,比如拉名人和推广名人、微博与其他媒体的深度合作、一部分行业的微博拓展等等。当然,在原有的门户内容上,我们也在尝试着门户业务的微博化。我们还从区域的角度做了分工,负责十多个省份,包括北京,做区域拓展。微博产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各部门都有积极的参与。

  经济观察报:对于你个人呢?

  陈彤:我应该跟绝大多数人的情况不同,这既是我的爱好,又同时是我的工作。我是一个深度新闻爱好者,别人不以为然的,我会认为有新闻价值。我希望从微博上得到有独特视角而且有意思的内容。但我又必须面对所有的内容,哪怕有些是我不喜欢的。爱好和工作分不开有时候是会让人崩溃,但我必须得去关注一些我不喜欢的人的微博。

  说实话,现在的新浪微博的确让我有些头疼。某些“意见领袖”语不惊人死不休,负面信息和情绪有时候被刻意放大了,让人赏心悦目的东西越来越少。我个人认为,对于微博来说,表达意见不应该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最主要还是记录生活、与朋友沟通。

  所以,我现在玩微博跟以前也不一样。初期时,但凡是个明星入驻,我都关注,所以我的关注数总是满的(新浪微博关注人数上限是2000)。现在,我每隔几天总是要取消关注几个人,主要是从来不在我下面留言或者转发我微博的。

  经济观察报:这不像之前的门户,很多因素都不可控。

  陈彤:是的。我只能要求我们自己的官方账号注意去权衡这些内容。我们自己的微博注意不渲染夸大事实,不对新闻信息断章取义,杜绝误导网民情绪的信息。但其实,微博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现实干预能力,基于微博发起的一些活动已经初具成效,如免费午餐、打拐等。不应该把微博绑在信息传递这一个维度上,我们正试图淡化它的媒体属性。但是,关键时刻的基本功还是不能丢的,金正日去世,新浪头条微博是第一个播报的媒体微博,在人人都是媒体的微博时代,能做到这一点太不容易了。

  经济观察报:微博的理想形态是什么?

  陈彤:这个问题太难了,想象不出来。微博在有些地方很像十多年前的BBS,但是微博传播力更强,技术门槛更低。所以,它的商业价值更大。非要说理想状态,就是生活的确离不开它。

  经济观察报:从某种角度上讲,微博甚至正在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

  陈彤:它最起码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比如我们娱乐频道以前报道奥斯卡颁奖典礼,有个文字直播、滚动新闻播报,再找上几个专家演播室点评,就很不错了,大家都看你的。但现在有了微博,全世界的微博用户都在发,很多显然是资深大片迷。除了发布官方的视频之外,我们没有太大的优势了。

  微博改变了很多基本的东西,比如阅读、说话表达的方式等。但这也会让人变得浮躁,其实140个字根本讲不清楚道理,只能说个结论。我有时候强迫自己去看书、看报。

  发展到现在,微博已经变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东西,今后还会有很多产品化的东西。我们希望有关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在微博上都能得到解决办法。

  陈彤:现任新浪执行副总裁、新浪网总编辑。他于1997年参与了新浪子公司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属的利方在线网站的初创工作,并于1998年3月正式加入公司,同年,其主持的“法国98足球风暴”一鸣惊人,创造了中文网站的访问记录

  微评语

  陈彤是中国互联网新闻无法忽略的人物。然而,微博不仅仅重新定义了新浪,也在重新定义陈彤。他这一年甚少抛头露面,但我们能看到的是,微博的用户数已经超过了2.5亿。毫不夸张地讲,陈彤正在参与且主导着一场中国网民意识形态的大变革

  微语录

  圣诞节求助:哪个版本的《铃儿响叮当》是最经典的?第一次听是国门洞开的八十年代初,紫竹院冰场,入团积极分子活动。“坐在我身旁,美丽的小姑娘”让兄弟我幼小的心灵倍受冲击:还能这么袒露心扉?

  2011年12月24日

  正在面试一个天气预报的编辑。问她门户天气预报频道应该如何组成,她说除了天气预报之外应该是和生活相关的资讯,比如“穿衣指数”什么的(老汉我心里话,告诉我温度我自然知道该怎么穿)……绕了半天没有说出我期望的“交通”。唉……

  2011年12月2日

  在老汉我自己发的围脖评论里,恶意的、满嘴喷粪的人绝对拉黑,不耽误工夫。批评意见绝对欢迎,那是另外一回事情,必须悉心倾听。

  2011年11月20日

  今天凌晨我发给手下的指令:被捕的消息发得太多啦,放眼世界!(突出报道此类消息是小报的范儿。不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咱也不能回避不是?)

  2011年11月20日

  有时候真想注册个马甲骂骂人。用“老沉”直接骂吧,总会有人上纲上线。

  2011年11月16日

  车一过东直门,窗外就进来一股烙饼的味儿,感觉挺温馨的,现在到金宝街了,这股味还久久不能散去,仔细想想可能是污染的味道。

  2011年11月10日

  饭桌上和一些IT、互联网和投资界朋友们聊天,一起痛快淋漓地批判了某日报驻中国团队的报道风格。如果说根深蒂固的偏见、自以为是、傲慢和戴着有色眼镜那是在夸他们,他们简直是戴着全黑的眼罩做事情。

  2011年11月5日

  昨晚,一位贾姓电影大佬问我:你特想去萨拉热窝?我:咱们这代人,瓦尔特情结嘛。贾:好地方,我去过三次。大家整天在外面喝咖啡,不像咱们忙忙碌碌。波斯尼亚观众经常提些哲学问题,你有时候只好跟他们胡诌。我:冯·迪特里施上校讲,一位波斯尼亚诗人曾经说过……人家德国军官怎么都显得那么有文化?

  2011年10月21日

  俺们这边的联通网络又开始打摆子了,短信半天发不出去,兄弟我只好使用新浪UC爱疯版。想起当年看小人书,说八戒为了去找回被师傅撵走的悟空来搭救师傅,只好驾起祥云,当时我的疑问是,既然这样快,老猪干嘛不一直驾着祥云?

TAG:陈彤 微博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