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美食题材纪录片,以独特角度讲述了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该片收视率较以往同时段播出电视剧超出30%。《舌尖上的中国》引起网友的狂热,获得接近两千万的点击量,成为微博中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并且引发诸多社会现象。据称,《舌尖上的中国》热播甚至引发连锁美食效应。淘宝网最新数据显示,自该片5月中旬上映以来,片中介绍的美食在淘宝网的成交量猛增。该片开播5天内共有2005万人次在淘宝网浏览过片中介绍的美食,成交量达729万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新闻学院硕士生导师赵云泽
主持人:有人说,无论从播出时间、还是纪录片本身的定位上看,《舌尖上的中国》都不具备成为热播片的潜质。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悖论”中,这部纪录片所引发的轰动效应远远超过预计。您认为,这部纪录片为何能取得这样的轰动?
赵云泽:如果用传统媒体的思维去阐释这部纪录片的流行,的确是说不通的;但在网络媒体日渐统合几乎其他所有传统媒体的今天,曾经制约电视节目播出时段的要素,已经不再是问题了。这部纪录片的流行不在于电视上,而在于互联网上;不在于它首播的时段,而在于人们从互联网上获取渠道的畅通。
这部纪录片的成功,主要在于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系统阐释上。这部纪录片以“中国的美食”为主要题材,但是美食背后的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等等壮观的景象才是构成这部纪录片的气魄和筋骨之处。这种深入挖掘原生态文化、返璞归真的笔触,对于看腻了以工业化方式生产的文化快餐品的当代都市中国人来说,显得更为稀缺;对于在社交媒体上厌倦了没完没了的文人口舌之争的年轻人来讲,也是一个更为“靠谱”的话题。
此外,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对于流行的话题有一个重要的催生要素,就是要具有一定的“非严肃性”,这种“非严肃性”有时表现为“戏谑”,有时表现为“娱乐”,有时表现为“嘲讽”,等等,符合这样的特点对于多数的博主来说才更愿意传播。《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具备背后一些很深刻的东西,而且因为是以谈“吃”为主的话题,博主们很容易自诩为“吃货”,这个话题也很容易调侃和生发,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主持人:在“舌尖上的中国”流行过程中有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
赵云泽:从这部片子的流行,我们应该注意到,中国网民是具备真正审美能力的。尽管有些网民在网络上表现得无厘头一些,但这其实都是表层的东西,大家内心深处,对于什么是“真”、“善”、“美”还是有非常准确的判断的。另外,我觉得这部片子也是真正贴近民众生活的片子,同时也体现出了纪录片应该具备的高度;或者说这是一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爱看的好片子。这应该成为传媒工作者的一个新标杆。
主持人:这部纪录片的成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赵云泽:我们现在常讲文化软实力,这部片子就是一个很能传播这种软实力的载体。中国的美食很早就已经征服了全世界,但是能有效将这种文化添上美誉度较高的“中国品牌”的传媒产品还不多见。所以,类似于这样高水平的片子我们还需要更多,对内是一种凝聚力,对外是一种影响力。